新手妈妈如何系统学习育儿知识?
经常有人问我:要怎么系统学习育儿知识?其实,我和你们一样,刚当妈妈时也有半夜大哭觉得自己无能的时候,也有因为她第一次发烧而手忙脚乱担惊受怕;也羡慕过别人带娃同时还有自己的生活爱好,诗和远方……今天,我想告诉大家我自己第一年的几个故事,这些希望对现在的你有所启发。01 不要忘记这4件事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缺教我们怎么带娃的知识,但缺少教我们怎么做一个妈妈的知识。1、不要掉入做完美母亲的陷阱争取做“完美”母亲的后果,就会害怕出现任何问题,因为我们会不自觉地把宝宝出现的任何问题归咎到自己的过错上。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心态,这会让我们要么极度焦虑,宝宝一点点小事就疑神疑鬼;要么就是想找捷径,遇事就想找“有经验的人”给我们特效药。不如把“母亲”这个角色当成一份新的工作,它也是需要熟能生巧的,我们不需要“完美”,但我们需要努力,尽自己全力就好。犯错了不要怕,总结经验以后避免就好。现在我每天日更的时候,很多人以为我带娃很得心应手,你们没有看到最初的我带娃有多笨,只是我一直在总结成长而已。2、相信母亲的直觉,而不是网络比孕反、身材变形,更可怕的,就是无数教你如何带孩子的信息,而且最可怕的是,我们都不知道该相信谁。常常一本书的知识和另一本书是互相矛盾的;一个母亲极力推荐的方法另一个母亲却说对自己孩子没用。是知识错了吗?不是的,那些知识也许都是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的,问题是我们本末倒置了。我们忘记了是宝宝有问题,而不是把各种知识拿来往宝宝身上套;我们忘记了自己才是和宝宝朝夕相处更了解他的人,而不是网络上那些素未谋面的。宝宝出现问题后,先不要上网求救,而是静下来问问自己,通过对宝宝的观察,你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了?其实大部分问题,我们自己是可以有答案的,而那些网络资源都是辅助作用而已。当你愿意这么做的时候,你正在慢慢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是解决“妈妈焦虑症”最好的方法。记住,看了那么多育儿书籍,订阅那么多公众号,不是为了让自己更焦虑,而是为了帮助我们建立一套个性化的带娃理念。3、不要忘记你的丈夫刚刚当了母亲后,太容易忽略自己的丈夫了。有了宝宝后的最初几周甚至几个月,你需要经历无数个不眠之夜;频繁的喂奶作息;你自己的产后恢复;以及平衡上班和带娃,最容易被挤压的就是你和老公之间的沟通相处时间。每天尽可能找机会一起吃一顿饭,而在这顿饭时说点其他的话题,而不只是孩子;每天临睡前互道一声,“辛苦了,晚安”;需要老公帮忙,直接提出来,而不要玩猜谜游戏。这些其实都不难,但当初没人提醒我。所以今天我特地想告诉你们,我们不应该因为宝宝的到来而重新组建新的生活秩序;而是应该让宝宝融入我们现有的生活。4、不要忘记了自己每天花点时间给自己实在是太重要了。最初的几周,一定要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每天要洗澡洗脸,每天换一件干净的衣服,而不是整天一件睡衣,每天记得吃三餐,准备一些健康营养的零食。如果你现在是准妈妈,看到这个估计会很不屑。是的,当初我也没想到,以前那么臭美的自己,最初的几个月竟然可以几天不洗脸不洗头。于是,不知不觉之中,我就把自己丢了。如果可以重新来过,我会对每个新手妈妈都说这条,尽量在头几个就从这么简单的事情做起,建立这样的习惯。永远不要说,等宝宝大一点就好了,我再开始。相信我,永远没有那个时间的,不如就从现在开始。02 如何学习育儿知识?1、辩证对待鸡汤,不要“虚不受补”第一年的时候我订阅了十几个育儿公号,但每次愿意第一时间打开的永远都是育儿鸡汤,每次读完都能在那里找到情感共鸣,可以感到稍许的轻松。可惜这种轻松也只是刹那,因为鸡汤读完,小D的各种问题还是照样存在,她还是厌奶、她还是体重很轻、她还是白天需要我扛在肩膀睡,反正该焦虑的照样焦虑,似乎什么都没改变。有一天我被拉入了高中同学群,刚进去大家就在“调戏”当年的学霸,他每次大考都是年级第一,每次大家问他成功秘诀时,他总是说,“哎呀,我从来不复习的,运气好!”记得自己高二时就很天真地相信只要聪明不需要复习的,幸亏我到了高三终于醒悟了,靠自己努力奋起直追。我联想到自己的状态,曾经每天的“灌鸡汤”也让我很傻很天真地以为真的不需要做什么,等孩子自己长大就好了(也许的确有这样的宝宝,可惜我没有这样的运气)。仔细回想,我当时沉迷鸡汤的感觉就像是吸食低剂量慢性毒品,我知道这样下去不对,我知道我应该学习看书,但是我就是沉溺于这样的自我逃避中。一篇鸡汤文简单易懂,读起来轻松不费脑,还能短暂自我安慰一下,“自己并不差,大家都一样”。鸡汤是味美,但真的不能贪杯,归根到底,我是拿这些鸡汤来麻痹自己,成为了自己不动脑不学习却幻想天上掉馅饼的借口。意识到这点后,我开始辩证看待鸡汤了,每次情绪需要宣泄时,我还是会去看鸡汤。但读完鸡汤后,我都会提醒自己,要老老实实去看书去学习真正的育儿干货了。育儿的头几年一定是辛苦的,这就好比我们重新学习一门新技能,需要花更多的精力让自己入门。但不要明明没有努力学习过,却在谈“静待花开”。这样喝下去的鸡汤,只能虚不受补。2、“有用”的育儿招数不该只是以让孩子不哭和听话为目标度过了1岁之前的屎尿屁,小D从7个月开始已经显现出倔强的个性。记得第一次小D因为想要某个食物我没有明白,她就大哭大闹。当时的我哪见得了她的这种哭,赶紧把家里有的各种食物都端到她面前,像猜谜似的希望某个食物可以掳获小主的心,终于当第N次后,小D在酸奶面前停止了哭声,我也长舒了一口气。后来我发现这样的“猜谜”时刻越来越多了,小D只要一不顺心就是大哭,而我也不可能每次都正中下怀。于是,我去求助小D的认知老师,老师告诉我一开始就做错了。下次小D再这样,我需要蹲下来平静地告诉她,你哭妈妈不知道你要表达什么,你要好好说。听着挺简单,我第二天就运用了,但根本没用啊,我这么和她说,她照样哭,而且哭的更加厉害,把自己都哭吐了。我后来就妥协了,还去和老师说,这个方法没有用,根本止不住小D的哭声。老师说,管教的目标不是只为了止住哭声,而是为了重建你和小D之间的沟通渠道。如果你追求的仅仅只是让她不哭,那我和你分享的所有方法都是没用的。但如果你希望和孩子有良好的亲子关系、畅通的沟通渠道,那我们就不该害怕孩子哭,而该每次都从从源头找答案,解决问题。老师说服了我,后来每当小D因为这个原因哭的时候,我会更加温柔地告诉她,妈妈知道你无法表达很沮丧,但是抱歉,你哭妈妈是不知道你要什么的。同时,我会提供一些方案给她,你可以指给我看,你可以用嘴巴说。就这样,过了快一个月,小D这样的哭闹情况越来越少了,她终于学会用语言和手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应该说是彻底改变了我整个育儿观。之前小D哭,我赶紧让她不哭;小D不肯吃饭,我玩具游戏连哄带骗;小D做错了事,我马上就批评说她不听话;小D被欺负了,我第一时间就替她出头。这些解决方案都是我作为母亲的本能反应,但是这些本能从一开始就让我站在了错误的跑道上,我只是想掩盖当下的问题,但同样的问题每天还在周而复始地重复。后来,我明白了:不怕孩子哭,怕的就是太着急解决孩子哭而忽略了哭背后的原因;不怕孩子不吃饭,怕的是为了让她吃饭而助长了坏习惯;不怕孩子犯错,怕的是从未告诉孩子正确的行为该是怎样的;不怕孩子被欺负,怕的是我们没有教会孩子自己如何直面冲突。所有育儿招数的“有用没用”应该拉长时间轴来判断,而不以当下论英雄。这个世上不缺聪明人,育儿这件事上不妨“笨”一点还没小D的时候,我还挺喜欢耍点小聪明的,总是在找立竿见影又能让自己更轻松的方式。这样的思维模式不自觉地就影响了我一开始的育儿方式。后来的我变笨了,选择了自己认可的育儿方法,就一直温柔坚定地执行,不再三心两意,实施两天就说没用。不再找捷径了,任何特效药必定有副作用,不如花时间把基本功吃透。每次取得阶段性胜利时,我就知道是时候要清空,重新学习新的知识了。但就是这些笨方法却起了效果,小D变得越来越好带了,作息规律,吃饭很香,大部分的礼仪规范都可以遵守。尽管还是个倔强孩子,还是会时不时闹脾气,但是已经是可以讲理的了。其实,哪有什么育儿达人,只是把自己想德笨一点,静下心,踏踏实实学到、做好就可以了。之后展现的所谓“达人”生活,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角度说故事而已。育儿、人生,不都是这样的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