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深夜,有不少用户发现曾经拥粉 600 万,头条阅读几乎篇篇10w+的微信公众大号“HUGO”自主注销了。
目前该公众号已无法被搜索到,发送消息时显示:“该公众号已自主注销,你可取消关注”。
此外,其微博账号也显示用户不存在,无法查看内容。
据查,HUGO账号主体为杭州菓果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据企查显示,该公司目前处于存续状态,成立于2016年12月2日,法定代表人和大股东为刘明珠。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旗下另一微信公众号“青年鉴定局”粉丝数也达到了80万+,而目前也已注销。
5个月前,微信超级大号咪蒙被注销,而如今注销的HUGO与咪蒙有很多相似处:用户群体均以女性为主,内容均以紧随热点的情感话题为主,标题具有显著的标题党特性,因此被外界称为“咪蒙2.0”。
没错,HUGO的文章主要关于时尚、女性、情感,它对自己的介绍很简单,就是一句话“新单身女性聚集地”,这也意味着其精准的粉丝是那些人身独立、经济独立、精神独立,同时对物质生活要求很高的女性群体。
根据蓝鲸报道,截至2019年2季度,HUGO粉丝数超过560万,粉丝以女性为主,男女比例为3:7。
据公开资料显示,情感大号“HUGO”注销前头条平均阅读量在80-100w+,次条平均阅读也高达25-40w+,而头条刊例价达55万。
该账号的运营者以“果姐”自居,不过一直以来,关于HUGO的负面消息不少,这一情感大号也被指标题党、毒鸡汤、贩卖焦虑等等。
HUGO的运作模式吸引了蓝鲸财经的注意,其对HUGO自2月起的一些典型标题进行了分析,发现其标题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为字词分别为“女孩”5次、“死”4次、“卵”4次、“尿”3次、“杀”2次,蓝鲸财经认为:
“HUGO内容直白、情绪化、标题富有冲突性,从标题和行文风格来看,上述文章似与自媒体女王咪蒙如出一辙。”
而且HUGO经常蹭热点事件,但是其内容的真实性大大折扣,反而存在过度渲染甚至臆想创作的行为。
如《警惕!女大学生去山区支教却遭强奸,被迫嫁给山区老光棍》、《17岁跳桥自杀少年:受委屈时,爸妈你别再怪我了》、《17岁男孩跳桥身亡:妈妈,求你不要嫌弃我》等文章,都被指是造谣、臆测。
“咪蒙”事件之后,HUGO的“自救”行为就是先发后删:在平台上发布自己的文章,但是在平台出手前,自行删除有争议的文章。这一操作不仅可以实现涨粉的传播目标,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账号本身被处罚。
根据蓝鲸财经统计,截至7月初的5个月内,HUGO一共自主删文30篇。
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从HUGO自主注销账号来看:作为自媒体来说,要在在平台的规则范围中做好内容,把握好内容尺度,否则封号是分分钟钟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