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布了一篇《暗示宝宝患病的5个报警信号》的文章后,就有很多家长咨询关于婴幼儿夜间睡不安稳的问题:
“宝宝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我马上喂个奶他就又睡觉了。”
“宝宝六个半月,AD一直在补充,可晚上睡觉还是踢被子和吭吭唧唧的。喂奶就不哭,不喂奶每过十几二十分钟就要翻来覆去一次,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宝宝每天晚上都要哭闹一番,哄都哄不住,然后过一会儿自己就好了……”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曾被宝宝夜里睡不安稳的问题困扰着。不光是这些咨询问题的粑粑麻麻们,在湖北襄阳,有一对父母为了让宝宝睡得安稳就病急乱投医,差点亲手害死刚出生50天的小婴儿…
案例
一针、两针、三四针……一共足足四十多针,全扎在了刚出生50天宝宝的身上,而“始作俑者”正是宝宝的父母。
经询问得知,原来是家长听说只要用尖锐的利器在宝宝肚脐周围划或者扎一些针眼,就能治疗宝宝闹夜的问题,所以家长就听信了偏方,用针在宝宝肚子周围扎了40多个针眼,最后硬生生把宝宝扎进了ICU。经过医生的专业治疗,宝宝终于在5天后脱离了生命的危险。
虽然宝宝暂时没有了生命的危险,但家长们不要贸然效仿,一定要是正确看待宝宝夜间睡不安稳的问题。接下来,咱们就从科学的角度谈谈宝宝闹夜的原因。
宝宝晚上睡不安稳的8大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昼夜颠倒
婴幼儿容易白天和夜间睡眠颠倒,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年龄小可不拉窗帘,或者在白天刻意营造睡眠环境,导致孩子白天睡眠相对偏多,夜间睡眠相对偏少,就出现宝宝在夜间频繁惊醒的现象。
家长要知道孩子的睡眠应以夜间为主,婴幼儿存在个体差异,睡眠时间不固定,有的时间偏长,有的时间偏短,只要宝宝精神状态良好,家长就可以不用担心。
二、肠绞痛
6个月以内的婴儿,夜间睡眠的时候会出现哼哼唧唧,大多数是因为肠绞痛所致。而且,肠绞痛的哭基本上是在每天固定时间哭闹且哄不住,过了这个时候就没事了,同时多伴随大便费力、腹胀、嘴里哼唧等症状。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肠道的蠕动并不能受大脑的控制,不同阶段的肠道其蠕动的速度也不一样,在肠道交织的地方就会出现绞痛现象。这种现象会持续一段时间,但随着宝宝月龄增长绝大多数会逐渐消失。
肠绞痛的处理方法
❶ 每次不要吃太饱太快,否则吃进去太多空气会加重哭闹;
❷ 每次吃完奶竖起来拍嗝;
❸ 每天给宝宝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肚子,每次十分钟;
❹ 可以多让宝宝趴着,趴到家长身上睡觉也可以缓解哭闹,哭闹时也可以采用飞机抱(如图☟),并配合吃西甲硅油缓解症状。
三、深浅睡眠交替
宝宝的睡眠分为深睡眠和浅睡眠两种状态。对小婴儿来说,深睡眠和浅睡眠基本各占50%,而且是不断交替的。
深睡眠时宝宝处于完全休息状态,除了偶尔的惊跳和极轻微的嘴动外,没有其他活动。浅睡眠时宝宝的手臂、腿和整个身体经常会有些活动,脸上还可能会做怪相、皱眉、微笑等等,这些都是浅睡眠时期的正常表现。
如果宝宝出现轻轻抽泣或运动,不要急着去拍他、抱他或者给他喂奶,先观察一段时间再去进行处理。
四、夜间惊恐症
在排除了宝宝不是因为饥饿、衣服过紧、大小便等等原因外,宝宝在睡着后突然大声啼哭,这在医学上称为婴儿夜间惊恐症,这是由于白天受到惊吓引起的,所以父母平时让宝宝在白天保持情绪平和很重要。
五、生长周期引起夜醒
父母可能会发现,2岁以内的宝宝在一段时间内睡眠很好,但突然就变得不好了,夜间情绪烦躁,而从表面看宝宝并没有任何不舒服,哭闹一段时间,宝妈哄哄宝宝自己就睡着了,这是宝宝生长周期导致的。
2岁以内的宝宝每过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就会出现1-2周的生长周期,宝宝智力和体格会快速生长,睡眠时宝宝莫名夜醒,有的哭闹;而过了这个时间段,宝宝的一切又恢复了正常,而同时麻麻会发现宝宝似乎比以前长本事啦~
六、疾病因素
婴儿睡眠时哭闹,时常摇头、抓耳,有时还发烧,可能是患了外耳道炎、湿疹或是中耳炎。应该及时检查婴儿的耳道有无红肿现象,皮肤是否有红点出现,如果有的话要及时将婴儿送医院诊治。
七、奶液营养密度不足
因为配方奶加水过多,母乳营养成分下降,宝宝辅食添加不足而导致营养密度下降,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需要,宝宝夜间频繁醒,吃奶后宝宝就又睡了,这种情况下考虑宝宝没有吃饱引起饥饿导致的夜醒。
八、维生素D缺乏
缺乏维生素D也会导致宝宝夜间睡不安稳,钙流失严重就容易引起腿部变形、佝偻病等问题,所以建议宝宝出生15天后每日服用规定剂量维生素D或AD,一直补充到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