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小路一见我就跟我吐槽了她最近一次和老公吵架的经过:
小路的老公喜欢钓鱼、喝茶,他的业余生活几乎就是这两项活动。周末和朋友去钓鱼,会直接在农庄住上一晚,第二天继续。晚上呢,约朋友喝喝茶聊聊天。
小路也不是不独立的女人,所以这样的方式相处下来,两年时间里也没闹什么矛盾,小路闲时就看书,或者和朋友逛街,偶尔会和老公一起看看电影,不黏在一块,感情也并没有变淡。
但在最近,小路的看法完全改变了。这或许是因为孕期的原因。
这不,上个周末,她对老公说:这周别去钓鱼了。老公看着已收拾好的行李,一脸茫然,不解地问道:为什么?他们都在等我呢!
小路不以为然,大声说道:没有为什么,总之别去了,天天钓鱼,有什么意思啊?!
"怎么就没意思了?你有意思啊?我还就去怎么了?"说完,老公直接出门开车走了。
留小路在家扔遍了所有的枕头。至今也没消气。
吐槽完,小路说:你说这些男人怎么这么拧巴?叫他别去还偏要去!
我笑了笑,问她:你不想让他去,是希望他能陪你吗?
小路理直气壮地回答:对呀,本身怀孕了很多事情做不了,我也无聊,我当然希望他能多多陪我呀。
你看,这多想我们和伴侣的吵架啊。明明是希望对方陪自己,一出口,却成了限制对方的行为。我们的争吵,往往都是因为不会沟通引起的,而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把自己的需求,说成了对伴侣的要求。一个不直接说需要,另一个不满意这项要求,那矛盾不就出来了吗?
2
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关于"夫妻对沟通模式的感知一致性及沟通模式是否为积极型均与夫妻双方的婚姻质量有关"的调查报告。
报告采用问卷法共收集421对夫妻感知到的沟通模式及婚姻质量的数据。
结果:①根据夫妻双方对婚姻沟通模式的感知将夫妻匹配成四个类型,其中夫妻积极一致型占26.1%;夫妻消极一致型占44.6%;夫积极-妻消极型占14.7%;夫消极-妻积极型占13.6%。
②夫妻双方的婚姻质量在四类不同的沟通模式匹配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均表现为夫妻积极一致型和自身积极配偶消极型显著高于自身消极配偶积极型,而后者显著高于夫妻消极一致型。
结果毋庸置疑,夫妻之间用什么模式沟通、如何进行高效的沟通,直接影响着夫妻关系。
很多夫妻关系,就是毁在不会沟通上。
就像我们身边的婚姻,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却又总是听到他们说:
这日子没法过了。
离,谁不离谁是孙子。
事实上,很多矛盾,都是因为不会沟通而导致的。比如,当妻子想得到丈夫关心时,丈夫一出口却是责备。当丈夫想得到妻子的理解时,妻子传达的意思却是对他的抱怨。
有一位咨询师在接受了多起婚姻咨询后,给出了这样的看法:
他们所有的沟通和争吵,都只不过是在自说自话强调自己罢了。他们甚至从未放弃过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向对方索取更多的被怜悯和被同情。
他们的思维方式,永远都是"你那样了,我就要这样",而不是"我怎样了,你才会怎样",或者"我们两个人都应该怎样"。
这种充满暴力的冷思维,虽然看上去符合人之常情,但并不适合以爱为主题,需要一生互相宽容扶持的婚姻。
所以,我们有很多婚姻"破裂"的真正原因,并非是两个人完全没有了感情,也不是人生遇到了迈不过去的坎,或者有哪个人有了第三者。而是他们在婚姻中都有着非常强烈的暴力性冷思维,拒绝有效沟通,不能真正多元化多角度地为对方和自己着想。
3
那么,在婚姻中的两个人,如何进行高效、直接的沟通呢?《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会给你答案。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破成就,2006年他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
卢森堡博士早年师从心理学大师卡尔·罗杰斯,后来他发展出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不仅教会了人们如何是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同时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他的著作《非暴力沟通》也风靡全球,成为了沟通技巧的必读书目。
在书中,关于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非常适合用于婚姻沟通。
1、观察。
在观察部分,要注重观察结果,而不是起评判。分清楚"观察"和"评论"的区别。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说的是观察到的事情,事实上我们在评论。
例如我经常会说到的一句话是:"你总是不考虑我的感受!"
事实上,这句话是观察吗?不是,它是评论。首先,"总是"是什么频率?一天几次?一周几次?其次,"不考虑我的感受"是什么样的行为?
这句话传达的是对对方的评判和自己情绪的发泄,无助于帮助对方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也就无法进一步沟通。当对方接收到信息时,他就会暴跳如雷,继而会这样回复:我这么不考虑你的感受?你说清楚。
然后,不用我说,争吵又开始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家的关注点都放在了情绪上,好一点的安抚情绪,差一点的进入发泄情绪阶段。到这里,我们已经不关注感受和需要了,最后无法满足,下次进入恶性循环。
而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我应该说:"你今天批评了我三次,但是犯错不是我的本意,我已经错了,你还要批评我,你知道我有多难受吗?"这个时候,丈夫要关注的,就是我的感受了,并且说犯错让我不开心的感受,继而会耐心地和我找出原因,不让错误继续。这就成了真正的"观察"。
2. 表达感受
在感受部分,我们也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那就是,我们总以为我们在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事实上我们在表达自己的想法。
例如:"你不陪我是因为你不爱我!"
"你不爱我"是感受吗?不,是想法。我们把它冠以"感受"的标签并以此折磨对方。感受是自己的根源,我们需要位自己的感受负责。
像这句话,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你不爱我,是你做得不好,都是你的错,你让我伤心难过了,你说你要怎么补偿我。
但这并不是我们要表达的意思啊。
当我们为自己的感受负责的时候,我们应该这样说:"你宁愿去钓鱼,也不愿陪,这让我感觉你不爱我了,我觉得很难过。因为我希望你能抽时间多陪陪我,陪陪宝宝。"这是在表达感受,"感受"一词强调的是自己的心情。
所以减少说"你做了XX让我感到XX"这样的句型。而转为"你做了XX,我感到XX。因为我希望XX。"这样我们把"我的感受"和"你的行为"分开,这样就不会再产生"都说你的错"的思维误区了,从而才会有高效沟通。
3. 表达需求。
就像小路的沟通方式,我们要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指责抱怨。
例如,她可以对老公说:因为怀孕了很多东西不能玩,我挺无聊的,你这周可以不去钓鱼,在家陪陪我好吗?
而不是说:总之就是不许去。
不去钓鱼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小路的需求,是小路希望得到陪伴。而不是要去指责钓鱼这件事。当对方接收的信息是指责时,是不会和你沟通,只会对抗。
在需要部分,首先要能够直面自己的需要。其次是能够将感受直接与需要联系起来。大部分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说自己的需要,其实是在指责对方。
清楚了表达了观察、感受和需要。这时候如果对方重视你的需要,可能会先道歉,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检讨,进一步询问你想要他怎么做。
4.提出请求
这一部分,是需要我们清楚的明确的提出自己的具体请求,而不是模凌两可,更不是命令对方。
首先,要区分"请求"与"命令"的差别。
"你能留下来陪我吗?因为我需要你,希望你能多陪陪我。"这是请求。
"你能不去吗?你非去不可吗?钓鱼真的比我重要吗?"这就变成了命令。
因为不只是提出我想要你做这件事,同时说了你不做这件事的后果"我会认为你把我看的不重要"。这个时候对方会有被胁迫感,而不是出于对你的关怀和爱。
当请求明确了,对方才会考虑你的请求和感受,会被你带入你的情境里,设身处地地想你的感受。
当我们分清楚自己的感受,和自己要负责的情绪之后,我们更容易和伴侣达成高效沟通,让婚姻关系更美好。
婚姻不易,相爱不易,好好说话,好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