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的伍迪·艾伦,继续用他的毒舌嘲弄中产阶级的虚伪,用他锋利的刀片,划开爱情的光彩外衣,淋湿于雨中。
故事里,小鲜肉带着女朋友到曼哈顿旅游,本想度个轻松愉快的周末,但女朋友在采访工作时,却接连迷失于导演、编剧和明星扑朔迷离的关系中。他快结婚的哥哥,受不了未婚妻的笑声,开始考虑退婚。而年过半百的妈妈,还有更惊天的出身秘密。
在偶然性串联的剧情中,各色面孔次第登台,他们怡然自得于自己的角色,却又像木偶一样空虚。导演用他惯常的独白形式,娓娓道来,是在解说,也是在创造一个平行的世界。那些探讨艺术、爱和自我的话题,点缀其间,用来嘲弄艺术家矫情的焦虑,也讽刺傻白甜的甜美欲望。
影片保持着新浪潮电影的风格和传统,人物自由而轻松地游走在城市的街道,遇到谁,谁就是故事的主角。同时,城市不只是物理上的景观,更是精神上的景观,就像你收到的一张朋友的明信片,上面只是一条不出名的小巷,但在那一刻有了情感。
伍迪·艾伦的电影,就像杂志上的知识分子专栏,一边讲着自己的生活细节,一边从中引申出一种哲学思考,透着俏皮的幽默感,又显得高深莫测。如今,专栏已是一种稀有物品,而他的电影也是如此,那种调调,也快失传了。
看他的电影,品的是他对世事的透彻。哪怕结尾是个happy ending,但别忘了到来前的那些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