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才源中学初三学生小李返校复课后,在体育课上戴着口罩跑步时发生猝死。当事人家长怀疑是戴口罩跑步引起的猝死,戴口罩跑步真的会导致猝死吗?疫情期间我们又要如何运动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戴口罩不太可能
是猝死的直接原因
就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戴口罩跑步与猝死之间因果关系并不明确,但可能存在相关性。
从新闻报道中可获知,该名学生佩戴的是普通口罩,推测为医用外科口罩或普通医用口罩。其实无论是哪种口罩,其呼吸阻力都是有一定标准限制的。
按照我国现行标准,医用外科口罩的吸气阻力不得超过49Pa,呼气阻力不得超过29.4Pa,在这个数值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时呼吸并不会比不佩戴时呼吸更费力。
而医用防护口罩的吸气阻力不得超过 343.2 Pa,阻力较大,部分人佩戴尤其是运动时会有不同程度的“憋气感”。
这些标准为最低要求,也就是说合格口罩的阻较此要更低,该名学生佩戴的口罩也比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的呼吸阻力要小得多。
人在运动时耗氧量增加,与不戴口罩相比,戴着口罩运动确实可能导致暂时性的缺氧,进一步降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但正如上文所说,“普通口罩”的呼吸阻力并不大,健康人长时间佩戴一般不会出现问题,即使戴口罩运动时出现缺氧,在摘下口罩后也能迅速恢复正常呼吸,并不会导致不可逆的健康损害。
但对于本身有心脏疾病的人士,其运动猝死的几率较健康人高,运动佩戴口罩可能进一步促进患者心脏的活动/节律异常的恶化,加速猝死的发生。气密性更好的颗粒物防护口罩(如N95)或医用防护口罩由于特殊设计,内部还会增加呼吸“死腔”,导致人呼出的气体被重复吸入,加重缺氧状态。
青少年在运动中猝死
最可能的病因是什么
在运动时,细胞新陈代谢的速度加快、耗氧量增加,呼吸频率、心率加快,泵血量也增加。如果在此期间,心脏因任何原因无法正常工作、无法有效泵血,就有可能造成患者运动被迫终止——不得不暂停活动甚至出现猝倒、失去意识。在极端情况下,患者的心脏停止有效跳动,便有可能发生心脏骤停。
在青少年的心脏性猝死案例中,最常见的病因为原发性心律失常、心肌疾病和心肌炎。其中心肌疾病占比约10%至20%,包括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各类疾病。这些疾病主要是先天的,也可以是后天患上的。肥厚型心肌病也是35岁以下运动员的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心肌炎是心脏肌肉的炎性疾病。在针对猝死的儿童与青少年的尸检中,存在心肌炎的比例为10%至30%不等。心肌炎通常因为感染特定类型的病毒引起,有时可因药物或免疫疾病引起。
许多心肌炎患者在发病前可能有感冒症状,因此,如果近期有感冒且感到胸部不适,应当避免高强度体育活动;如果已经确诊心肌炎,则应在康复前都禁止体育活动。根据病情不同,心肌炎患者的死亡率不定。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如果在感冒/流感症状后出现胸部不适、呼吸困难或晕厥,应当及时就医。
另外,心肌病和心肌炎的发病可以是突然的。许多猝死患者直到尸检才被发现患有先前存在的血管发育不良、心肌肥厚或心肌炎。
虽然运动时心脏负荷加重,猝死的几率会比日常生活稍高。但运动对健康的益处多多,它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和相关的死亡、改善精神情绪。即使是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可以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提升心肺功能、增进健康。所以,对于所有人群来说,科学地进行体育运动都是很重要的,切忌因噎废食。
疫情期间应该
如何安全运动
疫情期间,许多人的运动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如果决定开始运动,应该循序渐进地从低强度过渡到高强度。根据自己的身体感受和心率来制定恢复训练的计划,预防运动损伤。
在佩戴口罩方面,由于室外体育场所是空旷场所,在与他人保持至少2m距离时,不佩戴口罩也是安全的。如果在室内通风不良的地方,可以选择佩戴普通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佩戴多个口罩并不会有额外的保护效果,反而可能导致呼吸不畅。
在学校层面,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建议的标准是2m以上、逐渐增大活动量、可不佩戴口罩,比如深圳市教育局发布的《深圳市疫情防控期间学校体育工作指导意见》(见下图)。
有人在运动时心脏骤停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心脏骤停的结局是灾难性的,心脏停止泵血后,患者的大脑和全身器官得不到氧气供应,细胞将开始坏死,死亡将不可避免地发生。仅在数分钟后,大脑就可能因为缺氧而发生不可逆的损伤。因此,急救的黄金时间通常很短。
如果有人发生心脏骤停,首要步骤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其次立即对猝死者实施心肺复苏术 (CPR)。CPR 由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构成。胸外按压通过体外对心脏的机械挤压将富含氧气的血液泵至全身,人工呼吸再通过吹气将新鲜空气吹入肺部以供气体交换。
在心脏骤停的初期,有许多患者的心脏是“乱跳”的状态——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室颤”。在救护车上或医院内,医生们通常使用手动除颤器让患者的心脏恢复正常。电视剧里,医生拿着两块大铁板在患者的胸上电击,正是“除颤”。
现在已经有一种新型设备,可以自动分析患者的心脏跳动情况,并作出除颤建议,称为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AED可以由非医疗专业的公众使用,在一些国家已经广泛使用。由于运动时心脏的负荷加重,心脏性猝死的风险暂时性升高,所以,涉及运动的场所如学校、健身房和体育馆更应配置AED。
近年来,我国许多各类公共场所,包括交通建筑、公共场所、商业区、学校和住宅区等配置了AED。尽管针对猝死潜在原因的筛查较为复杂,预防并不简单,但一旦发生猝死,如果能有及时且高质量的急救,患者的生存几率也会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