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机场看到一句非常经典和让人记忆深刻的广告词: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态度,尺度把握人生!一句话让人立即感觉意义深刻,不由得让人深思。
高度决定视野
顾名思义就是站的越高看的越远,视野和见识就会越开阔。作为职场人士和公司老板同样看事情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和问题,更多的也是要看长远的发展。在家庭教育方面作为父母,我们所处的高度和看事物的高度是在哪里呢?
经常和一些麻麻们聊天,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大家聚到一起都是聊关于孩子的话题,更多的都是聚焦在孩子吃饭、写作业和穿衣服等等这些生活琐碎上,似乎永远都聊不完的孩子问题。我的孩子一年级的时候本以为很淡定的我也变得开始焦虑了,写字不工整、字都不到框框里面,看着老师分享的班上其他孩子的字写得那个工整啊,再想想自己孩子的,坐到桌子边一看到他写,火就上来了。所以通常都是弄得自己大声发脾气,孩子也被整哭了,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终于把作业弄完。这个场景估计在很多家庭都会上演吧。
那么父母在家庭中到底应该是个怎样的角色呢?家长? 管理者?朋友?
家长是只会管教孩子的,只会和孩子讲道理的;管理者是把孩子当成一个作品或者员工来管理的,需要业绩考核的,一切以企业利益为出发点的,显然父母不能是管理者;作为朋友,可以分享可以谈心可以给建议,但是不会对给出的建议负责任的。哈佛大学有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孩子内心需要一个能够领导自己,并且对自己有要求的成年人。所有父母应该是具有健康权威的引导者。引导者更多注重的是愿景,目标和能力,而不是眼前的问题和行为习惯。
角度改变态度
所处位置不同,视角不同,观念自然迥异。再延伸就是学会换位思考,才能改变自己的观念,才能学会与人同行,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坦荡,越走越远。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否有站在孩子的高度和角度看待和理解问题,哪怕孩子简单的一句话。
我儿子几个月前告诉我,他和同学在学校的花丛中无意捡到了一元钱,于是他们俩就很开心地把这一元钱花了。回到家儿子很兴奋的告诉我:“妈妈,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儿子,什麽好消息啊?我都迫不及待想知道了”我的表情当时是非常的夸张,“我在花坛里捡到一元钱呢,我好幸运啊!”我赶紧鼓掌,回应他“哇塞,你真的是非常幸运呢,居然能捡到一元钱呢!妈妈都没捡到过!”,更加好玩的是,接下来的两天他居然和同学继续去那个花坛捡钱,第二天没捡到,第三天居然又捡到一毛钱。
很多家长会很不屑一顾,一毛钱在路上看到都没人去捡,但是从孩子的眼里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我们父母给他注入了“幸运”的种子,一个人如果一生中自己潜意识总觉得自己是“幸运”的,那他的一生真的会是很幸运的。 当然前提我们还是要让孩子知道这个“幸运”也是需要通过努力才会来到的。所以试着从孩子角度了解他和认可他,你会发现孩子是如此的善良和纯洁。
我的爸爸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位非常有灵性的人,我觉得他曾经说过的话或者预言的东西在我长大后都一一兑现了,譬如从小爸爸就说我“一生中都有贵人相助”,每当在我人生中有重要的转折点时,我真的会发现某一位领导或者朋友就会来帮助我,每当我碰到困难时,我就告诉我自己“我的贵人还没有出现,只是时机未到,我做了我应该做的,他总会出现的”,所以我非常感恩我生命中曾经出现的几位让我记忆深刻的领导和朋友。如果不是爸爸从小给我注入了“总会有贵人相助”我也不会那么积极乐观地去面对我自己生命中的这么多转折点。
你给孩子潜意识注入的是什麽,你的孩子呈现出来的就是什麽,你注入的是“快乐,幸运,聪明,自信……”,你的孩子将来就会呈现出你想要的样子。所以完全取决于你看待孩子的角度。
尺度把握人生
在人们的知识水平普遍提高和信息传播畅通无阻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对善恶美丑、是非功过、运作规范等都可谓一目了然,问题是怎样把握好在诸多事物之间的最佳尺度,值得探索。
在家庭教育这块,现在也是如雨后春笋班冒出来,微信网络上非常多的观点和文章,而我们往往是这里看一篇,那里摘一句,结果就发现好像这个也有道理,那个也有道理,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育孩子了。
我有一位朋友非常重视孩子教育,花了重本20多万去学习,针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改变方面。初期确实自己回家也是按照老师的方法来做了,孩子也有一点改变,而不到一个月朋友觉得自己根本坚持不了老师说的方法,更何况去改变孩子。而且孩子逐渐长大,5岁开始就有一些自己的认知了,他觉得我为什麽要养成那些习惯呢,我不这样做也不会怎样啊。例如我们从小被教养每天早上要叠被子,要把房间整理干净,长大后我们离开家去学校读书,早上也不叠被子,我们现在还有观点认为被子其实平铺着更有利于通风透气,叠被子的习惯早就被我们抛之脑后了。
人不是因为习惯而有正确的行为,而是因为有了正确的行为才会有了习惯。没有习惯背后的能力,环境被改变,习惯就会变。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一个人,我们只能通过自己学习去引导和影响一个人。
人是大自然的生命体,而生命体是会变化的,孩子也一样是会变化的生命体,单一的行为习惯或者要求一呼就应那是机器人的行为。家庭教育是要遵循生命规律的,也就是遵循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
要找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以及让我学会应该怎样去灌溉我的小树苗,怎样让他心中的种子发芽,长大和结果。在家庭教育中,我们更要学会如何把握教育的高度,角度和尺度。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颗种子,父母的责任和角度就是怎样浇灌孩子心中的种子,让他生根发芽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