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以来,汽车市场整体销量增长缓慢,铃木品牌迫于销量压力退出中国市场。
“你不用考虑铃木的车了,现在国内已经没有4S店卖铃木车了,厂家都没车。我们店里现在只有长安铃木的二手车,不过还能做长安铃木车型的维修和保养。”日前,北京地区一家原长安铃木4S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上述4S店工作人员的说法映射出长安铃木(即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当下的尴尬境况。
自2018年铃木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后,长安铃木的名字鲜少再被提及。日前,长安铃木因更名再度引发业内关注。
信息显示,目前,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已更名为重庆铃耀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铃耀汽车),股东方仍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这也意味着,自此长安铃木在中国市场将正式“查无此人”。
“铃耀汽车现在是长安汽车的子公司,但(长安汽车)方面不会过多介入。”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铃耀汽车当前的发展状况,上述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仅表示“暂时不太清楚”。
月销仅数百辆,工厂产能严重过剩
“铃木退出中国市场后,我们店就只卖长安汽车的车型了。但是长安铃木的售后我们一直在做,现在这个业务还保留着。”北京地区一家长安汽车4S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所在的4S店原本同时销售长安汽车车型和长安铃木车型。
长安铃木的退场可以回溯至2018年9月。
彼时,长安汽车与铃木正式达成协议,长安汽车以1元人民币现金收购日本铃木及铃木中国分别持有的长安铃木40%和10%的股权,收购完成后,长安汽车将成为长安铃木100%控股股东,而有着“小车之王”之称的铃木汽车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根据双方协议,在长安汽车完成股权收购后,长安铃木将持续生产、销售铃木品牌产品,所有的品牌、售后服务不变,并继续为铃木用户提供整车及零配件的售后维修及保养服务。此外,长安铃木还将通过获得授权继续引入铃木新产品。
全权接手长安铃木后,长安汽车成立了长铃研究院,欲为长安铃木开启新的发展路径。根据长铃研究院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完善长安铃木的产品开发体系,具备款型车、电动车产品开发能力;2023年,加大资源投入提升系统能力,导入新平台,建立S4级产品策划、造型、工程开发、试制试验等全面开发能力。
此后,虽然铃木品牌在中国市场暂时得到保留,但是其车型无法得到更新,且均为“国五”排放标准,基本全面停售,长安铃木官网也已关闭。
当前,长安铃木拥有两家整车工厂,年产能分别约为25万辆和10万辆。自2015年起,长安铃木便开始为长安汽车代工生产。此外,长安铃木工厂还负责生产启悦出租车。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长安铃木累计销量约为1.52万辆;2021年1月,长安铃木销量为452辆,均为铃木启悦车型。
为缓解长安铃木产能过剩问题,2019年5月,长安汽车与绿驰汽车达成协议,计划将原长安铃木第二工厂用于绿驰首款纯电动SUV的制造。但此后因绿驰汽车发展受阻,双方的合作也未有最新进展。
未来五年,铃木或与中国市场少有交集
作为日系代表车企之一,日本铃木品牌拥有近百年的历史。公开资料显示,铃木于1984年首次提供技术给中国方面,也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日本汽车公司之一,并分别于1993年和1995年与长安汽车和昌河汽车合资成立长安铃木与昌河铃木。
合资公司成立后,长安铃木也曾有过高光时刻。公开数据显示,2008~2011年,长安铃木销量逐年递增,2011年突破22万辆,达到历史销量巅峰。但随着国内汽车市场发生变化,大尺寸车身汽车产品开始热销,专注于“小车”的铃木开始遭遇瓶颈。自2012年开始,长安铃木销量持续下跌,除2014年实现销量同比增长外,一路走低。到2018年,长安铃木年销量仅约3.45万辆,为2011年销量的16%。
“败走”中国市场后,铃木开始专注于日本、印度等市场。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铃木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约为244.8万辆,同比下降18.6%。其中,日本本土市场销量约为63.09万辆,仅次于丰田,在整体销量中的占比为25.77%;印度市场销量约为123.72万辆,在整体销量中的占比为50.54%。
根据铃木汽车2019财年(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财报,其净销售额为3.5万亿日元,同比下跌9.9%;营业利润为2151亿日元,同比下跌34%,是2016财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42亿日元,同比跌幅为25%。
今年2月,执掌铃木近半个世纪的现任董事长铃木修宣布于今年6月股东大会后正式退休,其卸任后,将由铃木俊宏带领铃木进行电动化转型。
同在今年2月,铃木公布了一项5年发展规划,计划到2026年3月,其汽车销量增长56%,达到370万辆,销售额提高至4.8万亿日元,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在这份规划中,铃木并未提及中国市场。这或许意味着,在未来5年,铃木汽车与中国市场的交集也不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