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发热,很多家长不分缘由,马上就用退热药,这是不对的。发热并不全是坏事,首先发热是报告宝宝患病的信号,其次发热有利于调动宝宝身体免疫功能,有利于灭杀与清除细菌、病毒,促进疾病痊愈。
正常宝宝的基础体温为36.0℃-37.5℃。1岁以内的婴儿体温在37.5℃以下都属正常。原因是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致使婴儿的体温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
那么发热是否应该使用退烧药呢?
我们首先应该知道,我们给宝宝服用退烧药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把体温降到正常值,而是为了缓解因发热带给孩子的不适感,因此是否使用退烧药应主要取决于孩子的精神状态,平时我们所说的体温超过38.5度使用退烧药,这个体温只是参考,发热时只要孩子能吃能睡能玩,那么就不急着给孩子吃退烧药,可以减少穿盖,降低室温,增加散热,保证奶量,少量多次喂点温水等,但如果孩子因发热表现的烦躁不安,哼哼唧唧,那么我们可以考虑给孩子用点退烧药。
对宝宝安全的两种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10-15mg/kg,4-6小时一次,布洛芬(美林)5-10mg/kg,6-8小时一次。按照体重去计算药量,不要参考年龄。
不建议联合或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因为可能会导致给药混乱、毒性增加 尽管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联合或交替使用可能比单用任意一种对退热更有效,但尚不明确这种降温是否具有临床意义此外,关于联合或交替使用退热剂治疗的安全性以及其对缓解儿童不适的效果信息极少,同时这种治疗方法在理论上可能造成肝或肾损伤。但如果儿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3-4小时后体温仍较高,且不适感仍未改善,必要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孩子情况看是否可以联合用药,遵医嘱使用。
退热栓不属于儿童退热时的首选给药方式,仅用于因口腔疾病,剧烈呕吐等无法口服给药时的替代方式,毕竟栓剂的剂量在出厂时都是固定的,不好根据婴儿的体重准确调整用药剂量,而口服给药方便接受度好,效果一点也不输于直肠给药,且可以根据婴儿的体重精准控制用药剂量,所以建议给婴儿选择口服给药
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1、发烧时别“捂”孩子,这样会阻止身体散热,并可导致体温上升。确保孩子的卧室温度适中。
2、禁止使用酒精或冰袋/冷水澡(会导致冷战,反而让体温上升),其实最新指南也不再推荐使用物理降温,物理降温的确有助于体温下降,但会增大孩子的不适感,会让其他身体部位感到不畅。比方说给孩子枕冰枕、贴冰毛巾,不仅不能降温,甚至会引起孩子寒颤,会明显增加孩子的不适感,和我们处理发热是为了增加孩子的舒适度这个目的是相违背的,所以物理降温已经被逐渐淘汰了。退热贴也不建议使用,只能是暂时降低局部体温,对整体退热意义并不大,反而会增加孩子皮肤过敏的风险。
3、提供大量的液体以免脱水,因为发烧让小朋友比平时容易丢失液体。白开水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孩子有呕吐或腹泻,请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补充儿童专用的电解质饮料。
宝宝发热出现哪些情况需要马上就医
符合以下一条的宝宝都应该立即送医院诊治。
A、月龄在3个月以内;
B、发热40℃以上持续24小时,少尿或者无尿;
C、低温持续4天以上;
D、发热引起抽搐;
E、剧烈呕吐或者吞咽困难;
F、呼吸急促,嘴唇发紫;
G、精神差,活动低,甚至昏睡;
H、热退24小时后又复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