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内蒙古,也许你脑海里会出现这样的画面:绵延起伏的草原上,牛羊漫步、骏马奔腾。其实每片草原都有独特的魅力,无论你是一路看风景的自驾者,还是喜欢热闹的观光客,亦或是追逐光线的摄影师,你都能在内蒙古找到适合你的草原。
跟着LP一起来草原转转吧,一起奔走在广袤的绿色里!
连绵起伏的草原是每一位旅行者最熟知的内蒙印象。无论是纵马奔腾原野上,还是只身游走星河间,从最北端的呼伦贝尔到南面的河套平原,草原始终是内蒙古多彩自然与人文的底色。呼伦贝尔与锡林郭勒成名已久,但在游人聚集的热门景区之外,仍有广袤的原生态腹地等候你的到来。
“草原在哪里?”大多数时候这个问题难以回答。在包头、锡林浩特或满洲里,你很难界定你身在城市还是草原——草原有时深入城市腹地,而城市才是草原中的“人类绿洲”。无论你通过何种交通方式开始草原之旅,旅程往往出人意料地提前开始:你也许还在路上,但已在草原的怀抱之中。
尽管草原看似触手可及,但大多数的草原景区仍难以依靠公共交通直达,包车或自驾是更便捷的选择。如果你并不执着于到各大景区打卡,城际班车只要一离开城市就能把你送进无边草原的怀抱。
了解草原的分布需要更宏观的视角。在内蒙的狭长版图上,最东北的呼伦贝尔草原拱卫着呼伦湖和贝尔湖,这里历史上是多个游牧民族的故乡;在大兴安岭东面,曾经广袤的科尔沁草原正面临严重的沙化,在清代辉煌的历史过后,游牧传统已经萎缩至并不宽广的阿鲁科尔沁一带。
隔着大兴安岭的是植被最完好的锡林郭勒草原,这里以浓郁的色彩和良好的生态闻名,堪称游牧文明的最后秘境;一路向西,草原的绿色渐次隐没,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半荒漠草原与阿拉善荒漠草原引领着旅行者走向草原的尽头,沙漠登场了。
连接天际的无垠草地也许很快让你感到审美疲劳,好在草原是最佳的编剧,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乃至古城遗址都能信手拈来,点缀以草长花开、鸟栖日落,随手一笔即是一幕幕充满张力的自然舞台剧。
金莲川草原包容了蒙古族横跨欧亚的野心,呼伦湖则见证了这个民族青春时代的脉脉温情。辉腾锡勒、赛汗塔拉美在盛夏花开,而与森林结合的代钦塔拉最美不过斑斓的秋季。
就旅游业而言,内蒙草原有着类似的“温度计”:5月、6月旅游业还未“回温”;7月、8月,紧邻城市的热门草原景区陷入拥挤喧嚣中——更精确的草原“全盛时期”往往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间。
9月开始后,游人散去、物价跳水,牧民开始“打草”,遍布的草垛子有别样的草原风情;10月至次年的4月,大雪覆盖一切,低温阻挡了游人的脚步,冬季那达慕往往更淳朴、真实。
草原是内蒙旅游的金饭碗,最传统的当然是骑马射箭,但如果你是骑马的初学者,不要沉浸在英姿勃发的幻想中。100元骑马可能是景区里的10分钟散步,也可能是偏远草原上的1小时征程。记得穿轻便的鞋子、保持放松,在难受的时候可以踩稳马镫、夹紧马肚站立一会儿。
漂流、滑草、越野车乃至滑翔机已经开始出现在热门景区中,夏冬两季的那达慕大会正越来越像民俗演出,但在乌珠穆沁草原上远离游客的乃林郭勒,你仍能走近原生态的牧民家庭。
你也可以随时准备好相机从草原上偷走光影的瞬间。草原摄影的关键要素有两个:角度、光线。无论是登上山头寻找俯瞰草原、河流的完美机位,还是早出晚归守候晨昏时分的迷人光线,无疑都是体力活。丰富的民俗活动是草原的人文精髓,但涉及宗教活动的拍摄往往需要事先征得同意。
当然,不能亏待了自己的舌头。乌珠穆沁、巴尔虎、苏尼特都以美味羊肉而闻名:苏尼特羊肉质紧致,最适合涮锅;乌珠穆沁羊体形修长、肉质肥软,有一对多出的肋骨;巴尔虎羊是巴尔虎蒙古人的能量来源,无论涮烤水煮都不会让人失望。
乌兰布统是距离北京最近的内蒙古草原(相距432公里)。清朝时,这里还是木兰围场的一部分,康熙曾在此大战漠西蒙古准噶尔部落首领噶尔丹,如今仍留有乌兰布统古战场、将军墓和十二座连营等历史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