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也有3周了,可是轩轩妈最近很烦,刚上一年级的儿子,每天晚上拖到11点孩子都没睡觉,早上7点怎么哄都不醒,每次起床精神恍惚,妈妈知道孩子睡不好根本没有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况且孩子长身体没睡够10小时很影响孩子发育。
其实轩轩妈妈每次8点左右就会要求孩子自己洗漱好上床睡觉,只是孩子一会要喝水一会上厕所,一会要找东西,一会要妈妈讲故事。轩轩妈妈看到孩子睡觉都要整出这么多事,每次都忍不住批评孩子,孩子之所以不愿睡觉,肯定是有一些原因,这其中这不排除妈妈的一些做法不恰当。
高质量的睡眠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和大脑各方面的发展,能够帮助孩子消除白天一整天的疲劳,增强身体免疫力,让孩子睡得好是很重要的。
1
睡前不要批评孩子
家长尽量不要把情绪留在晚上发在孩子身上,相信辅导过孩子作业的家长都知道,当看到孩子作业磨蹭,找个课本都要5分钟,一道简单的题目反复讲,告诉了她答案还没反应,写了擦,擦了写,本子都要被他擦烂了,家长都会忍不住吼,结果就是孩子一边哭一边写,家长在一边既无奈又气愤。好不容易写作业已是深夜,孩子也是哭成泪人。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在临睡前发生的事情和信息,最容易进入潜意识。孩子睡前的状态很容易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孩子心情平静愉悦,就容易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孩子心情压抑,不仅很难入睡而且容易做,所以父母一定不要在睡前批评指责孩子,尽量把孩子的作业提前安排,父母多一些耐心,帮助孩子完成作业。如果孩子在其他方面做得不好家长也不要大声斥责,尽量平静的孩子说。
2
不要激烈运动
邻居家的浩浩上幼儿园,每天晚上浩浩爸都会带着孩子到附近的学校的操场里锻炼。浩浩其实有些偏胖,妈妈想要孩子减点肥,锻炼身体,只是每次晚上去跑步,孩子都累得气喘吁吁,回到家就9点因为浑身腰酸背痛,有次孩子竟然凌晨了还没睡,妈妈一下子慌了神。
剧烈运动会使人心跳加速,肌肉、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速,运动后立即睡觉,会造成血液回流减慢,出现脑部暂时性缺血,容易引起心慌气短、头晕眼花等症状,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
所以父母要合理分配好孩子的运动时间,入睡前两个小时停止剧烈运动,睡前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安静的事,比如睡前阅读,聊天按摩,切忌动作过大幅度过大的游戏让孩子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导致孩子迟迟不能入睡,影响睡眠质量和时间。
3
吃太饱
我们都知道晚上不宜吃过饱,科学研究证明,晚餐吃得太多,身体各个器官就要加大对食物消化的力度,而晚上身体的很多器官运作速度远远低于白天,这会加重肠胃、胰脏等器官负担,吃太饱会让大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不容易入睡还会引起多梦等睡眠质量差的状况。父母要适当控制好孩子饭量,最好在睡前两个小时不要在如入食。
良好的睡眠质量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作用,父母应该确保孩子在每个年龄段有充足的睡眠,父母和孩子一起努力相互配合,相信孩子可以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让孩子睡好精神好长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