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生宝宝的时候,一直以为带孩子“so easy”,生孩子后,觉得完全不是这样,从小桃子出生到现在,我披荆
斩棘,完成了一箩筐的挑战,现在细细想来从宝宝出生到成长,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对宝妈来说就是生命旅程中一
种全新的体验~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一直很注意培养小桃子的独立性。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因为独立性强的孩子常常都是做事有明确的目的,能主动地做事,而
且是有目的性去行动的,进取心以及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所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有助于培养孩子形成良好
的个性品质,并能为孩子长大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那么,做家长的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需要使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桃子两岁以后有越来越大的主观能动性,她不再被动地听任我们摆布,孩子对大人的指示
和安排有越来越大的选择性。
桃子两岁以后开始闹独立,经常说“让我自己来——”不让喂,吃饭要自己吃,但又不会正确用勺,撒得满脸满
身;当我们帮她把被子叠起来时,她偏要“自己来叠”,只好重新打开,让她自己来,当我们把她从椅子上抱下来
的时候,她会说“我自己下”!然后重新上到椅子上,自己再下来。有时候,故意做一些大人禁止过的事情,如中
午大家都休息了,妈妈告诉她:“要轻轻的,别吵醒了别人。”她却故意大声叫妈妈,连叫几声,随即为自己的
恶作剧得意地大笑。
开始我也是很恼火的,但静下心来想了想,这些都是孩子在第一个转折期出现的新问题,是“闹独立”的具体表
现。闹独立常常使成人很烦,吃饭时她自己吃得又慢又脏,有时还故意气人,容易引起成人“发火”,处理不当
就会出现发展中的“危机”。所以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人格,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关键。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关键是掌握教育的分寸和技巧
不能不管,也不能多管。既然说孩子,自然是非常幼小,而且还处于独立性的萌芽阶段,不能约束过多。
如果父母管得过严、过多,如孩子自己想干,父母们却说耽误时间,或者找其他的原因,偏偏不让孩子干,会使
孩子刚刚出现的独立性萌芽,就被扼杀了,很多父母把孩子要自己做事的愿望看作是不听话或淘气,加以斥责,
这更是不对的。
要珍惜孩子的独立性,鼓励孩子“自己来……”,否则,过了这个关键期,孩子就会失去独立活动的积极性,养
成事事依赖成人、懒于思考和动手的不良习惯,也会使孩子做事缺乏自信心。
长期受压制、限制也会使孩子情绪不安、暴躁,易对小朋友产生攻击性行为。
培养孩子的独立不等于“不管”
显然,“不管”是不可取的,应教育孩子使其懂得初步的是非观念和行为规范,并且再让他们逐渐学会约束自
己。如果让孩子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会使孩子执拗任性,独断专行,不能和别人和睦友好相处。这些不良的人
格特征将使孩子很难适应将来的工作,将来的社会。
孩子的心理发展可以说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所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需要一步一步来,千万不能操之
过急。否则的话,处理不当,就会出现孩子的“独立性”危机,导致孩子的脾气暴躁,情绪不安,执拗任性,缺
乏自信,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等这样的不良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