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湖边、大运河畔,亚运会激战正酣,游客络绎不绝。我省抢抓机遇推出“迎亚运·游安徽”精品线路产品,诚邀各国参赛裁判员、运动员、教练员及浙江游客来安徽观光度假。
美好安徽,迎客天下,这股亚运“东风”借得好!近年来,体育牵引、文化赋能、旅游带动,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如何借体育发力,把安徽文旅集结号吹得更响?
“体育+旅游”,表面上看,是现代体育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但更深层次体现出体育精神和文化自信的结合。而今,越来越多的游客喜欢活力迸发、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期待在体育旅游过程中获得身份认同感、文化归属感。从黄山、天柱山、巢湖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到五禽戏、赛龙舟、花鼓灯等底蕴深厚的人文资源,都是我省文旅融合可以依托的优势资源。突出本土化,打造体育旅游精品品牌,逐步扩大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凸显个性化,探索推出融入体育竞技元素的文旅剧本杀、体验徽风皖韵的乡村体育赛事、彰显体育非遗传统的数字音乐节等新业态,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数字体育消费新场景,提高吸引力。
让“没来的想来、来了的不想走、走了的还想来”,离不开优质服务。体育旅游业态有其特殊性,对基础设施、体验内容、安全保障的要求更高。如果只是“一建了事”,文旅活动及景区的抗风险能力不足,就难以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旅游需求。不断加强各类服务供给,全方位打造安全保障体系,才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从联合策划开展中国长三角旅游主题推广,到推出一系列文旅优惠政策,安徽与沪苏浙通过体育资源共享、制度对接、要素互补、组织协同,携手把体育赛事的“流量”变成文旅消费的“留量”,这是彰显优势,也是大势所趋。借亚运盛会之势,深入挖掘本土资源,主动融入周边市场,让文旅体融合实现“1+1+1>3”效应。(韩小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