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坛首页 > 城市话题 >
城市话题
帖子 版主:城市话题版主
筛选 :
作者 查看
  • 湖南临湘一越野车与环卫车相撞,警方通报

           中新网10月4日电 据“临湘公安”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4日,湖南临湘市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称,2023年10月3日10时许,湖南岳阳临湘市S206忠防镇渔潭村猫形组路段发生一起7座越野车(湘F89***)突然变道驶入对向车道与一正在行驶的环卫车(湘FA49**)相撞的交通事故。事故导致越野车上2人当场死亡,4人受伤(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善后处置工作正在有序进行。请广大群众勿传谣、勿信谣,不传播事故现场的视频、图片,以免给当事人家属造成二次伤害。 

    安论工作队

    2023-10-04

    679
  • 合肥将全面开放主城区智能网联车辆道路测试

          近日,在2023年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GIV2023)高层论坛上,合肥市正式发布《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全域开放方案》。根据这一方案,合肥市将全面开放主城区智能网联车辆道路测试,加快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两全三化”推进模式,即全开放、全无人、规模化、商业化、融合化。      近年来,合肥市聚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和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高地,开放了测试道路1096公里,测试场景涵盖乘用车、商用车、低速无人车等多领域,打造了国内首个城市级“车、路、网、充”一体化云监管平台,已接入智能网联测试车辆170辆、新能源汽车数据11万辆。       同时,合肥市正加快建设世界最大城市中央公园骆岗公园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大众集团国内首个智慧物流区等示范项目,并获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试点城市、交通运输部第一批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等。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合肥市决定建立更加系统的智能网联汽车研发生产体系,构建“两全三化”推进模式。       具体包括,在测试道路方面实现“全开放”,即全面开放主城区智能网联车辆道路测试;在场景创新方面助推“全无人”,前瞻性建设全空间无人体系;在整零协同方面带动“规模化”,用好“以整带零”“创投城市”等成熟打法,吸引集聚国内外“城市产业合伙人”;在模式突破方面推进“商业化”,率先探索在巡检环卫等政府采购领域应用智能网联服务;在政策引领方面促进“融合化”,开展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建设,以数据赋能产业发展。      合肥市还首次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场景清单,其中场景机会和场景能力各20个,既包括了观光游览、短途接驳、末端配送、环卫清扫等场景机会,也包括了合肥市围绕智能零部件、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协同的“云”、精确的“图”五大领域,广泛征集全市创新产品、打磨形成的优秀场景解决方案。 

    安论工作队

    2023-10-04

    725
  • 合肥一航空俱乐部飞机坠落,机上有乘客?应急局、俱乐部回应

           据澎湃新闻报道,10月1日,网友称安徽金鹰航空俱乐部一架飞机坠落。       网传图片显示,飞机损毁严重,机上有乘客。坠落飞机上还印有“安徽金鹰”“B-9541”等字样。      2日,肥东县应急局人员表示确有一架飞机掉落到一处养牛的地方,俱乐部人员称因违规停业整顿。       该俱乐部人员表示:“现在都叫停了,变成游乐园了,不让接待了,说违规,不让带小孩还老带小孩,现在暂时让停业整顿。”      至于网传飞机上有一男一女一死一伤,该俱乐部成员表示自己不清楚。 

    安论工作队

    2023-10-03

    701
  • 全省57个集体被命名为“全国青年文明号”

          近日,共青团中央等23家全国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组委会成员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命名第21届全国青年文明号并进行星级认定的决定》,命名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等1932个集体为“第21届全国青年文明号”。其中,我省57个集体获得命名。       记者从团省委获悉,此次被命名的我省57个集体,经逐级推报、资格审查、集中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评选产生,分属法院、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公安、司法行政、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文旅等系统,是全省先进青年集体典型代表。他们政治素质过硬、职业道德高尚、职业技能高超、工作作风优良、岗位业绩突出,在政务服务、商业服务、社会服务、科技创新、工程建设等行业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有形有效的主题实践活动,为推动行业发展、促进青年成长、弘扬文明风尚作出积极贡献,集中展现了新时代职业青年昂扬风貌。 

    安论工作队

    2023-10-03

    706
  • 蚌埠民用机场建设快马加鞭

          航站楼工程自7月份全面进入基础施工阶段以来,安徽蚌埠民用机场建设者发挥苦干实干精神,项目建设拼出“加速度”,目前航站楼基础分部工程已完成90%。       连日来,蚌埠民用机场建设工地塔吊林立、机械轰鸣、车辆穿梭、焊花四溅,身着安全服的数百名建设作业者穿行于“钢铁森林”之中,披星戴月推进工期。据了解,航站楼工程每天早上出勤200余人、夜间投入施工人员100余人,6台挖机、8辆土方车、5台塔吊配合,2台泵车同时浇筑,完成了无地下室区域土方回填、下沉广场混凝土浇筑、第一区块首层地梁浇筑。       目前,蚌埠民用机场航站楼工程正处于基础最后冲刺阶段,施工单位解决了航站楼无地下室区域复杂工序施工的关键技术,共完成钢筋工程2000余吨,钢结构500余吨,混凝土浇筑2万余立方,土方挖填23万余立方,占比基础工程量90%。       蚌埠民用机场是全市人民期盼已久的重点项目,也是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的重大机遇,以及扩大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据了解,民用机场项目对强化蚌埠的枢纽功能、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城市形象和能级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当前,蚌埠市抢抓机遇、加快建设,抽调精干力量,全力组织施工,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快节奏、提升效率,力争把蚌埠民用机场打造成为标志性样板工程。同时,该市坚持交通先行,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全力打造皖北中心机场,进一步完善公铁水空立体交通网络,不断提升蚌埠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水平。

    安论工作队

    2023-10-02

    811
  • 合肥一物业公司被黄牌警告

           近日,合肥市蜀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通知,对安徽全尊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进行黄牌警告。      《通知》指出,安徽全尊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服务的利恒嘉苑保安人员门禁管理职责履行不到位,言行不规范,工作态度恶劣,影响小区人员正常出入,造成不良影响。根据《合肥市住宅小区物业矛盾排查化解工作方案》的规定,对该公司给予黄牌警告。并要求该公司加强员工管理,举一反三,强化各岗位员工教育培训,履行好岗位职责,做好做实物业服务各项工作。

    安论工作队

    2023-10-02

    744
  • 安徽首届(合肥)老字号博览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启幕

          9月29日-10月4日,由安徽省商务厅、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同指导,合肥市商务局主办,安徽省老字号企业协会、万家热线承办,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芜湖市老字号协会协办的2023老字号嘉年华-安徽首届(合肥)老字号博览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启幕。      本届老字号博览会围绕“品味老字号 乐享新生活”主题,设置餐饮展区、食品展区、医疗健康展区、名烟名酒展区、乡村振兴展区等五大展区,展示面积近5000平方米,为助力老字号企业提升品牌价值、促进国潮消费、实现上下游和产供销的有效衔接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广大消费者奉上一场国潮消费盛会。       据工作人员介绍,本届博览会汇聚了来自安徽、上海、江苏、浙江等全国百余个老字号品牌,涵盖食品餐饮、茶酒百货、珠宝首饰、医药保健等多个品类,全是消费者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老字号、老品牌,广大消费者足不出市就能买到全国好物。同时,博览会还设立了乡村振兴展区,展示各地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新做法、新经验、新成果,以及特色农产品。      老字号是我国工商业发展历史中孕育的“金字招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良好商业信誉品牌。截止2022年,安徽已认定“安徽老字号”415家,其中中华老字号22家,主要分布餐饮、食品、酿酒、茶叶、中医药、文化服务等行业,发展态势良好。       下一步,市商务局将积极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争取打造更多中华老字号、安徽老字号品牌,充分发挥老字号在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激活本地消费,吸引外来消费,助力合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安论工作队

    2023-09-30

    1257
  • 新能源汽车之都崛起:合肥的底气与拼劲

          9月29日,中秋佳节,以“绿动未来 智领世界”为主题的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盛大启幕。      这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展。95个新能源汽车品牌、1000余辆新能源汽车参展,涵盖了国内主流新能源品牌车企,还集聚了众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品牌。      新能源汽车厂商、行业大咖等纷纷奔赴盛会,体现了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吸引力。截至目前,合肥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超50万辆,同比增长近4倍,产量跃居全国城市前5名。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1月至8月实现营收1870亿元。     “闪亮”数据的背后,是省委省政府、合肥市委市政府加速推动“首位产业”崛起、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决心和努力。成为新能源汽车之都,合肥底气何在?      “老家底”与“新支撑”,吸引整车企业不断“入局”       在合肥的大街小巷,数量巨大的新能源车,让前不久来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的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物理学教授乔治·斯穆特惊讶不已。他表示,在合肥参会的这段时间里,他特意数了数路上的车牌,发现40%以上的汽车都是新能源汽车。       乔治·斯穆特的惊喜发现,折射出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多年来,在由“工业立市”向“工业强市”升级迈进中,合肥将汽车产业作为六大支柱性产业之一,不断赋能发展,培育出江淮汽车、安凯客车两大上市造车企业,集聚带动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地。      老产业焕发新活力。2003年,江淮旗下的安凯客车投入新能源客车研发,成为国内最早研发新能源客车的车企。“一段时间里,合肥满大街跑的出租车都是江淮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合肥市廖先生说。2010年,30辆安凯纯电动客车投入合肥18路公交线运营,使该线路成为全球首条专用纯电动公交线路。       18路公交线上的电动车“心脏”,是来自国轩高科的动力电池,地地道道的“合肥造”。“在电池配套上,合肥有国轩高科与阳光电源;在液晶显示上,有京东方、维信诺;在轮胎生产上,有经开区和高新区的两个大型轮胎厂。”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合肥传统车企给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诸多共享的“家底”。       新能源汽车重在“智能”,离不开芯片、人工智能等产业。2021年合肥市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产值近400亿元,集聚了晶合集成、通富微电等集成电路企业超400家,从业人员超2.5万人,构建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及公共服务平台的完整产业链。而在科大讯飞的牵引下,2022年合肥的人工智能产业已经突破千亿大关。      “老家底”与“新支撑”吸引整车企业不断“入局”。2016年,蔚来牵手江汽集团。2017年,大众安徽成立,成为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首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合资企业。2020年4月,蔚来中国总部落户合肥,一年后共同规划建设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2021年7月9日,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签约落户长丰。       如今,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初展雄姿。预计今年全年全市汽车产量12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77万辆左右,汽车集群营收突破3000亿元。合肥成为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首批双试点城市,先后获批“双智”、换电两大国家试点,是国家首批12个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中,唯一以新能源汽车为特色优势的城市。      “下足功夫”培养和引进人才,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生长,少不了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撑。      “我们不仅是国内第一家将三元锂离子电池应用到纯电动乘用车的公司,也是第一家成功研发并批量应用液冷技术到纯电动乘用车的公司。”华霆(合肥)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据介绍,该公司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的研发技术团队,并积极与高校院所共建合作开发平台,目前该公司在核心技术如机械结构、热管理、软硬件等方面申请知识产权专利达千余件。       合肥科教资源丰富,有中科大、合工大等高校的智力支持,有江淮汽车、安凯客车等本土车企的研发团队,新能源汽车产业入局较早,人才基础较好。上世纪90年代,合工大教授赵韩把燃油车改装成电动汽车。1999年,学校团队完成第一代纯电动轿车的研发。2001年,合工大和奇瑞联合承担国家863计划,共同研发混合动力轿车。2009年,合工大与江淮、巨一自动化合作,建立了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院。       合肥工业大学,被誉为“汽车领域的黄埔军校”。办学50多年来,该校车辆工程专业共为汽车行业与交通运输行业培养4000多名本科生和20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们中大多数都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技术或管理骨干。多年来,该校优秀人才一直致力于汽车理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攻克了一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技术难题,形成了完善的知识产权布局,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近300项。      近年来,合肥市在培养和引进汽车类专业人才方面“下足功夫”。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积极申报相关博士、硕士学科授权点;支持高校与头部企业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订单式”培养硕博士研究生等高端人才;支持高校与头部企业深度融合,协同互动,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我们不是要培养单纯技术过硬的‘螺丝钉’,而是培育具有国际视野、满足现代汽车产业需求、善于创新、能解决复杂问题的现场工程师。”合肥学院大众学院院长王晓峰说。2021年7月,合肥学院、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大众汽车共同成立了合肥学院大众学院,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一位位“种子工程师”,迅速成长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生力军”。      2022年11月,《合肥市“十四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出台,鼓励科研机构、企业、高校、职业院校共同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大力培养新能源汽车领域创新型、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结合。      “目前,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已集聚人才超10万人,其中研发人才超2万人。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更优政策、更好服务,吸引更多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集聚合肥、服务全省。”合肥市有关负责人表示。      科学打法形成“组合拳”,产业版图日渐清晰       得益于坚实产业基础和优秀人才的支撑,合肥锚定新能源汽车赛道,大胆尝试,大胆改革,产业版图日渐清晰。       顶层设计是坚实保证。合肥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双招双引”工作专班、新能源汽车专家咨询委员会,强化部门和区域联动。出台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推广应用等专项政策,推动“产业政策—兑现细则—实施意见”组合发力。       9月15日,“元PLUS第50万辆下线暨冠军版上市发布会”在比亚迪合肥基地举行。作为比亚迪首款“战略出海”的全球化乘用车,元PLUS上市仅19个月即达成第50万辆下线,足迹遍布全球58个国家,并在多个国家问鼎新能源销冠。截至今年8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超178万辆,持续领跑全球新能源市场。      龙头企业是有力牵引。目前,合肥市已培育、引进大众、比亚迪、蔚来、江淮、长安、安凯6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在龙头企业带动下,百倍千倍的乘数效应正在凸显。         7月3日,我国第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使用的就是我们全球独创的OS电池。”中创新航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敏告诉记者,公司已经为包括蔚来、奇瑞等一大批主流车企提供配套与服务。      配套企业是强大支撑。目前,共有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等500多家配套企业在合肥聚集,上下游产业链日益完善,一步步构建宏大汽车城的坚实骨架,描绘产业发展的美好蓝图。       在刚刚举办的2023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高层论坛上,《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全域开放方案》正式发布。合肥市将全面开放主城区智能网联车辆道路测试,制定道路等级划分标准,融合交通超脑、地图等信息,指导由简易环境路测向复杂环境路测过渡,成为全国首个核心区域全部开放的省会城市,打造国内首个城市级“车、路、网、充”一体化云监管平台,加快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两全三化”新模式(全开放、全无人、规模化、商业化、融合化)。        生态优化是最大依托。近年来,合肥围绕产业链,布局生态链,持续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项目场景应用、优化提升“基金+产业”“基金+基地”“基金+项目”驱动模式、不断健全汽车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一系列举措让产业生态持续优化,企业发展如鱼得水。         一系列科学打法形成了“组合拳”,助推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路高歌猛进。今年1月至8月,全市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新增投产、开工、签约项目共74个,总投资额1681亿元。       一身“拼劲”为企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产业的繁荣和壮大,与优良发展环境滋养密不可分,更与一座城市的耕耘努力息息相关。       “为了保证项目工期和进度,不管何时何地,只要企业有需求,哪怕是我们处于吃饭时间,也要立刻跑过来,‘端着饭碗跑步’成为我们工作的常态,节假日加班也是常态。”在长丰县下塘镇采访比亚迪、中创新航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时,该镇党委委员石兆国表示。       “我从没有见过这么快的建设速度,堪称行业的‘天花板’速度!”谈及项目建设之“快”,中创新航合肥基地负责人由衷感叹。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48亿元,从签约到开工用时不到3个月,从开工到产品下线,仅用时11个月。无独有偶,距离该项目不到十分钟车程的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历时23天,从签约到开工仅历时42天,从开工建设到整车下线仅用了10个月。       作为先天资源不足、从县城格局发展起来的省会城市,合肥与生俱来就有一股子不服输的“拼劲”、渴望以创新驱动发展的“闯劲”和善于钉钉子的“韧劲”。带着这样的“劲儿”,合肥锚定“工业立市”,扭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瞄准发展动向、抢抓发展先机、锻造“最强保障”,打出了一手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飞速发展的“好牌”。        一个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合肥这座城市“拼劲”的最好见证。2021年8月19日,距离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开工仅有十几个小时,项目方突然提出项目区地势低洼,急需土方填平,希望所在地合肥市长丰县下塘镇协调安排。按照常规程序和建设管理,这样的项目从招标到完工,前后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面对突如其来的难题,下塘镇领导班子与时间赛跑,连夜协调运输公司。当晚,1000辆渣土车来回穿梭,一夜之间,全部填平。8月20日,项目如期开工。         最大的“拼劲”,造就最好的服务。近年来,该市制定出台《合肥市优化营商环境若干规定》《合肥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规章;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转变政府职能,“一窗办”“一网办”“就近办”等改革举措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平均承诺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创新重点项目调度制度、专班服务制度、“点对点”服务制度……以“金牌服务”护航企业发展壮大。        “大众安徽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合肥积极的投资政策和优越的营商环境。”“过去几年在合肥的发展实践,让我们相信合肥一定能够成为全球智能电动汽车的创新高地和产业高地。”……在此次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上,大众、蔚来等企业负责人由衷感慨。这也印证了比亚迪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考察合肥基地项目时的感叹:“合肥干部敢担当、讲诚信、重效率,我对在肥项目发展充满信心!”       辛勤的汗水,浇灌出越来越绚烂的产业之花。当前,合肥市正全力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发展引领区,加速构建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布局,为安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贡献合肥力量。 

    安论工作队

    2023-09-30

    695
  • 罗云峰出席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GIV2023)高层论坛并致辞

    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罗云峰出席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GIV2023)高层论坛并致辞       9月28日下午,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大会(GIV2023)高层论坛在合肥召开。市长罗云峰出席论坛并致辞。市领导袁飞出席并发布《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全域开放方案》。      罗云峰在致辞中说,近年来,合肥市紧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机遇,全链条布局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形成了“整车、配套、应用场景”的全产业链条,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面向未来,合肥将顺应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趋势,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全力营造引领行业的创新生态,聚焦国家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战略布局,联动中国科大、合工大、“科大硅谷”等创新资源,深化“车芯屏”协同创新,联合攻关汽车芯片、自动驾驶等共性关键技术,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全力构建系统完善的产业生态,坚持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一体发展,培育发展行业领军企业和生态主导型企业,健全完善汽车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平台,争创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全力拓展全域开放的应用生态,聚焦智能汽车应用需要,打造集感知、通信、计算等能力为一体的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全省首个全域自动驾驶示范区,开放科技园区、旅游景点等自动驾驶应用场景,让智能汽车在合肥畅行无碍、驶向未来。希望各位专家、企业家深入交流研讨,携手推进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共同开创我国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美好未来。      本次高层论坛以“智能汽车产业化发展新阶段”为主题,围绕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新阶段新趋势、智能汽车兼顾成本与效益的发展路径等业界关心的重要议题展开探讨交流。

    安论工作队

    2023-09-30

    714
  • 冠军出炉!这场总决赛闪耀合肥园博园!

          9月28日晚7点,“大湖飞歌” 第七届合肥青年歌手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园博园大机库演艺中心内激情开唱。经过激烈紧张的角逐,最终,来自合肥的本土原创音乐人黄文杰获得大赛全国总冠军。       总决赛10强选手是从全国3000多名报名者中,通过海选、复赛、半决赛等层层选拔,激烈角逐产生的佼佼者。他们中既有功底扎实的前浪,也有实力不可小觑的后辈,网红主播、专业歌手、艺术院校的高材生,还有合肥本土的原创音乐人等,他们用青春与激情燃爆你的心脏。一曲《放声唱》正式拉开了决赛现场的大幕。10强选手纷纷拿出拿手曲目,带来一首首悦耳动听、饱含深情的歌曲,获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第一位出场的选手刘成河嗓音独特,歌声触动人心,充满了情感,演唱的歌曲《假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高珺也是选手里的佼佼者,她带来自己精彩的演唱《鱼》。精湛的唱功获得现场观众的关注和折服,现场欢呼不断。选手们一首一首地唱,评委们认认真真地听,他们用专业的视角和妙语连珠的点评,一度让现场的气氛达到高潮。       总决赛邀请的评委: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北京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金兆钧。国家一级演员、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文化部全国艺术歌曲大赛演唱一等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著名青年女高音歌唱家王莉。 中央民族歌舞团演出总监、原中国武警军乐团青年歌唱家程晓英 。安徽著名音乐制作人、大型文艺活动音乐总监陈虹 。安徽著名音乐唱作人、央视青歌赛安徽赛区流行唱法金奖、中宣部优秀歌曲作品奖获得者刘小雅。.抒情民谣、诗意国风、个人原创……一首首动人心弦的经典歌曲,一句句饱含深情的动人歌声,选手们用声音点燃了舞台。       通过分组突围赛、六强争先赛、三强之战、巅峰对决四轮竞唱,来自合肥的黄文杰夺得冠军,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的高珺获得亚军,来自于安徽蚌埠的刘成河获得季军。       总决赛现场的一大看点当属多位省内知名歌手和优秀青年歌手联袂演唱反映合肥的歌曲串烧,增强了总决赛现场的视听感受,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呈现。      国家一级演员、女高音歌唱家王莉演唱的《我真的到了合肥了》更是将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随着熟悉的旋律激起台下观众共鸣,跟着一起和声哼唱。      “大湖飞歌”第七届合肥青年歌手大赛总决赛选择在园博园大机库演艺中心举办,意义非凡。演艺中心的声、光、电设备非常先进,品牌赛事与地标性场地,让所有人铭记这个夜晚。      当晚,场内近千名观众热情高涨,掌声雷动;场外,合意APP,合肥市广播电视台抖音号、视频号,合肥新闻频道视频号,合肥交通广播视频号,988电台视频号,合肥生活频道视频号,合肥发布视频号,合肥日报、合肥晚报公众号,江淮晨报视频号,安徽交通广播公众号、凤凰安徽网等十余家同步进行网络直播,超过200万人次线上围观本次直播。       “大湖飞歌”第七届合肥青年歌手大赛由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指导,合肥市广播电视台、中共合肥市委网信办、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共青团合肥市委员会共同主办。自2016年举办首届以来,“大湖飞歌”为基层文化事业输送了大批新鲜血液,并以宣传合肥、推介合肥、美誉合肥为导向,赛事全过程融入合肥元素,为合肥加快打造“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的文化之城”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感谢选手们在这初秋的凉夜给我们带来极致的视听盛宴,期待明年的再次相遇!

    安论工作队

    2023-09-29

    1232
  • 2023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开幕 韩俊出席并宣布启动开幕 王清宪出席 苗圩盛秋平致辞

    全国“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安徽站)启动2023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开幕韩俊出席并宣布启动开幕 王清宪出席 苗圩盛秋平致辞       9月29日上午,全国“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安徽站)在合肥启动,2023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隆重开幕。省委书记韩俊,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出席活动。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副主任苗圩发来视频致辞。商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盛秋平,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分别致辞。省领导张韵声、费高云、张红文、单向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项昌乐出席。      开幕式前,韩俊、王清宪等与会领导巡视了展馆。首发首秀展示区集中展示了各参展品牌的最新车型,韩俊、王清宪边看边听介绍,指出汽车是移动的智能空间,要瞄准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转型,推动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发展,全力打造智能电动汽车科技创新策源地和重要制造基地,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随后,韩俊、王清宪来到蔚来、长安、奇瑞、比亚迪、江汽集团展台,现场察看各品牌主要车型,勉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现有车型更新换代和精品车型设计开发,推出更多新技术、新车型,带给老百姓全新的驾乘体验。在奔驰、宝马、奥迪、理想、沃尔沃、阿维塔等展台,韩俊、王清宪与企业负责人亲切交流,希望企业抢抓安徽打造汽车首位产业机遇,深化与皖全产业链合作。韩俊、王清宪在巡馆时强调,要主动顺应群众多样化的购车需求,通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发放消费券等有效措施,不断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能。       苗圩在视频致辞中说,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深度的变革期,这也是汽车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期。汽车产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都在加速重构,围绕智能化发展的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创新速度正在加快,汽车芯片和操作系统成为智能汽车的竞争焦点。要进一步抓住汽车智能化变革的新机遇,开展前瞻性布局,加大投入、群策群力,共同提高汽车芯片的整体国产化率,打造开源、开放、统一的车用操作系统,加快形成产业发展的生态。      盛秋平在致辞中指出,新能源汽车消费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一张闪亮名片。要以此次“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安徽站)活动和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为契机,下更大功夫挖掘和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要进一步丰富产品供给,针对县乡地区特点,推出更多性价比高、实用性强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和车型。要进一步下沉售后服务网络,提升县乡地区新能源汽车维修保障能力,着力解决群众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后顾之忧”。要进一步完善充电基础设施,依托县乡地区商业网点、公共场所等建设充换电设施,满足县乡地区新能源汽车补能需要,不断优化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环境。      虞爱华在致辞中表示,合肥聚焦新能源汽车首位产业,坚持全链条布局、全产业融合、全要素保障、全场景应用,推动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协同并进,加快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一体发展。这次展览会总体规模大、惠民力度大、参展品牌多、重磅活动多,希望“造车的”展出最优质产品,“卖车的”拿出最优惠价格,“看车的”看到最新款车型,“买车的”买到最称心座驾,“管车的”提供最贴心服务,助力合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携手为汽车强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开幕式上,举办了2023中国大学生方程式系列赛事(合肥站)赛车揭幕、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数字化知识平台上线、头部车企新车型首发首秀等系列活动。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吕尔曼现场发表主旨演讲。      2023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由合肥市人民政府、安徽省商务厅、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安徽省贸促会联合主办,以“绿动未来 智领世界”为主题,于9月29日至10月4日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次车展总规模20万平方米,共吸引蔚来、比亚迪、长安、奔驰、宝马、奥迪等95个新能源汽车品牌参展,参展车辆1000余辆,其中首展首秀车型17款。车展期间,还将推出汽车美食+老字号嘉年华、新能源汽车巡游、汽车+非遗沉浸式体验空间、汽车+文创后备厢集市等主题文化活动,多主题、多角度展现汽车文化魅力。 

    安论工作队

    2023-09-29

    847
  • 三个汉字看“园博”

      梦想大草坪与信标塔。通讯员 王牌 摄    园博园全景。通讯员 王牌 摄  第十四届中国(合肥)国际园林博览会,让一座世界最大城市公园惊艳亮相。  园林是一种空间呈现,我们在空间中的穿越,即化成了在时间中的悠游。  安徽建筑大学教授、安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冀凤全认为,三十年来,随着城市发展,也同步发生着园博之变、合肥之变和园林之变。这些变化可以浓缩成三个汉字:园、城、徽。  园  拆掉围墙,才是百姓的园  园,繁体字为“園”,本义为种树木、花果、蔬菜的地方。  今年的园博会,免费开放,不建围墙,不收门票,犹如“园”字拆掉了框。  第十四届园博会,主题为“生态优先 百姓园博”,历数往届园博会的主题,“绿色”“生态”等词汇出现较多。把“百姓”作为点睛之笔,在我国园博会史上,尚属首次。  合肥是科技创新的先锋之城,为何不用科技、创新之类的词汇,而用“百姓”一词?  “这体现了合肥市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共建共享共治理念。”冀凤全说,合肥市能够获得园博会的主办权,与该理念关系很大。  将“百姓”作为主题,合肥市不做口头文章,而是拿出实际举措。  免费开放。大门常开,老百姓就像在家门口散步一样方便。  永不落幕。建设如此大面积的园博园,如果离城市很远,当园博会落幕后,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合肥市将园博园建在城市中心,交通便利,能够将生态福祉惠及百姓,从而真正打造“永不落幕的园林盛会”。  1997年首届园博会举办时,只是“园中园”的形式,做一些简单的微型园艺、插花、微缩景观。到了第四届在广州举办园博会时,从“园中园”走出来,进入公共空间,影响力才逐渐增大。第十四届的园博会,尺度空前增大,成就了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园。  “园”字拆掉框,就是“元”。“元”是万物之始,是根本,是初心。从“园”到“元”,打破桎梏,把园放到天地里。拆掉围墙的园林,便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骆岗机场,十年静待花开。骆岗公园,今朝热烈绽放。  骆岗公园,正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和生命共同体意识。  城  从园林城市走向公园城市  《说文》:城,以盛民也,从土,从成。  有土乃成,城,不该与大自然割裂,城应该涵养在大自然之中。而大自然在城市中的呈现,就是园林。  合肥走过了怎样的成长之路?  鲜为人知的是,1992年底建设部公布的国家首批三个园林城市,是北京、合肥、珠海。  合肥的园林史,起步于一串“翡翠项链”。  1952年冬至1953年春,合肥建成环城马路。当时的省委负责同志提出“环城一带不要随意盖房子,应该用大量的树木把它绿化起来”。合肥环城林带和相连的几个公园绿地,犹如一条项链上的几颗翡翠。  合肥环城公园是敞开式的公园,形成“园在城中、城在园中、园城相融、城园一体”的城市风貌。1992年底,合肥荣膺国家园林城市。  随着揽巢入怀,合肥从“翡翠项链”为代表的环城阶段,进入滨湖时期,再迈向公园城市的环湖时代。“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合肥构建环湖湿地生态屏障,打造世界级城市湿地群,并成功入选“国际湿地城市”。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视察时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  什么是公园城市?有学者认为,公园城市不等于“公园+城市”。公园城市应该是“公+园+城+市”,公,代表公共,强调公共开放功能;园,代表生态,强调生态系统;城代表空间,强调人居与生活;市,代表交易,强调产业经济活动。  公园城市需要让生态、生活、生产、生意等功能配比好,形成“生生不息”的新时代的城市新范式。  公园城市这一全新理念,从成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生动诠释了“人民城市”的深刻内涵。合肥着眼于更大尺度的公园城市建设。  2022年发布的《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进一步明确,合肥发展中心南移,骆岗公园成为未来15年举全市之力发展的中心,形成一核、四心、9大副中心、18大片区中心,同时传承经典的“环城公园”建设模式,在城区内依托主要河流,串联重要节点,打造城市新“翡翠项链”,成为未来城市最亮丽的风景线。  骆岗公园,这座世界最大面积的城市公园,正是合肥从园林城市进化为公园城市进程中的一个标志。从一串“翡翠项链”,到多串“翡翠项链”,再到大珠小珠落玉盘,合肥以绿染城、以湖润城,城市全部景观组成一个大公园,打造高品质高颜值公共空间。  所谓城市,是从公园里长出来的一组组建筑。  徽  山水人文的“徽派景园”顺势而起  《尔雅》:徽,善也。“徽”字,上下是山水(系),左右是人文。山水人文系于一身,吉祥美好聚合一体。  山水人文,正是徽派园林的显著特征。  说到园林,大家如雷贯耳的是苏州的私家园林、北京的皇家园林等,而对安徽园林的首要印象,多为古徽州园林建筑、水口园林等。徽州山水迤逦,丘陵起伏,重峦叠嶂,山高水长。徽派园林依山采形,傍水取势,顺其自然。徽派园林,最硬核的是“真山真水”。  冀凤全教授介绍,今天我们谈徽派园林,不能仅把目光锁定在皖南古徽州粉墙黛瓦马头墙,应该把尺度放大。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从安徽自然山水规律和人文审美观,风景园林发展背景、营造活动、营造智慧、传承与创新等方面来践行,延续江淮地景的地域性和时空连续性。  世界园林发展,主要经过3个阶段:一是农耕时代,园林的形态是宫苑、庭院、花园,只服务于帝王将相和贵族阶层。中国的皇家园林、江南的文人山水园林、法国的雷诺特式宫苑和英国的布朗式风景园皆属此类。二是工业时代,园林的形态是公园绿地,面向公众开放,强调绿地覆盖率和人均绿地指标。三是后工业时代,园林的创作对象是整体人类生态系统,强调能源和资源利用的循环与再生性、高效性,生物多样性及文化多样性。  从园林到景园,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安徽地域自然、人文景观特征鲜明,皖北田园风光、皖中岗岭有致,皖江水乡风情、皖西生态山水、皖南徽韵胜境,“徽派景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记者 武长鹏 李揽月 邹宝元)

    安论工作队

    2023-09-28

    888
  • 看车展逛老字号!国庆假期一定不能错过的宝藏展览!

    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即将开幕,活动精彩纷呈。如果新能源汽车带给你的是硬核科技的魅力,本次介绍的老字号博览会带来的将是传统文化的享受。那些我们脱口而出的国货品牌、记忆中难以忘却的美味……都在这里!更有医疗健康、名酒名茶、乡村振兴品牌的展区。精彩活动,先睹为快!!!说到国货品牌很多人会脱口而出但是作为一名安徽人你知道叫得出名字、响当当的安徽品牌有哪些吗?为了进一步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释放老字号消费潜力,充分发挥老字号在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百余家中华老字号、安徽老字号、地方老字号企业将集中亮相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活动期间,将会邀请老字号企业线上专场直播,形成“线上+线下”联动,同时邀请大V网红现场巡展,一起领略安徽老字号的魅力!当老字号品牌邂逅车展,会碰撞出怎么样的火花?事不宜迟,一起先来看看都有哪些“好逛”的吧!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全面、深刻地了解老字号品牌本次展览一共分为5个主题展区餐饮、食品、医药健康名酒名茶、乡村振兴品牌一边逛展了解文化与传承一边免费品尝试用产品这场逛展之旅一定会让你不虚此行!在这里可以享受安徽独具特色的美食文化从庐州烤鸭到名点小吃从无为板鸭到宣城三绝每一道菜肴都仿佛诉说着安徽餐饮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里不仅可以领略老字号食品精湛的制作工艺还可以细细品味众多美味特色食品在逛展中体会安徽特色美食的文化内涵在这里不仅可以体验中医养生文化还可以见识到安徽医疗的科技与进步这些承载着千年的医学智慧的产物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在这里,大家可以细细品味徽州酒的醇香和滋味悠长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六安瓜片……众多老字号品牌尽显风采这些名酒名茶不仅代表着安徽地方的饮茶、酒饮文化也是安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将各地独具特色的农业品牌汇聚于此让大家可以了解到安徽乡村振兴的成果和前景这些品牌代表着安徽农民的智慧和创新也向大家展示了安徽乡村的独特魅力聚焦合肥,聚焦老字号走进展览现场一览安徽老字号的傲然风采现场还可以免费试吃用味蕾与老字号来一次灵魂碰撞9月29日-10月4日来滨湖会展中心我们不见不散!

    安论工作队

    2023-09-28

    472
  • 何毅当选黄山市人民政府市长

          9月26日上午,黄山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市委市政府会堂胜利闭幕。      经大会选举,何毅全票当选黄山市人民政府市长。

    安论工作队

    2023-09-27

    532
  • 安徽将新挂牌一家省属企业 专注生态环境产业

          人民网合肥9月26日电(记者陈浩)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获悉:安徽将重组安徽省盐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安徽省生态环境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生态环境集团”)。      成立省生态环境集团是安徽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力举措,也是安徽壮大环保产业、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的迫切需求。      2020年,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      安徽层面,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坚定不移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省域、全过程、全方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久前召开的安徽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提出:锚定“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建设“七个强省”。“七个强省”中,就有“山水秀美的生态强省”。      省生态环境集团与生态环境产业渊源颇深,早在2015年就成立了安徽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正式提出以环境科技板块为基础,整体向环保产业转型的战略构想。      涉足生态环境产业以来,企业实现了生态环保业务 “三个全覆盖”,摸索总结出生态环境治理“全域推进”模式。“三个全覆盖”即业务范围覆盖全省各地级市,业务领域覆盖环保全产业,业务资质覆盖全链条;“全域推进”即对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诊断、咨询及治理。      记者了解到,省生态环境集团的组建已得到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企业将根据批复要求,专注生态环境产业,着力打造成为业务布局合理、核心主业鲜明、竞争优势突出的综合生态环境产业集团。      目前,省生态环境集团已制定“3488”发展战略:围绕绿色低碳环保、生态健康地产和现代商贸物流“3大主业”;努力建设成为“4大平台”——全省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统筹治理、产业联动发展和科技创新及数字经济发展平台;发展生态环境服务、生态环境治理、环保装备制造、低碳发展、绿色投资、城市更新、健康养老、现代商贸物流“8大板块”;落实深耕市场营销、推动多级合作、推进产业协同、探索多元投资、强化科技引领、优化企业管理、实施人才强企、深化党建领航“8大举措”。      展望未来,省生态环境集团提出“321”发展目标——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资产总额达到300亿元、年营业收入200亿元、年利润总额10亿元,成为全省行业龙头企业。

    安论工作队

    2023-09-27

    555

热帖排行

  • 【安徽】安徽门户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1【安徽】安徽门户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 马鞍山农商银行凤阳支行歙县支行开业

    2马鞍山农商银行凤阳支行歙县支行开业

  • 衢州黄山“新千里江山图”创作研讨会召开  四省边际城市群文化交流活动正式启动

    3衢州黄山“新千里江山图”创作研讨会召开 四省边际城市群文化交流活动正式启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