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快要被垃圾分类逼疯!合肥人也要做好准备了!
最近,“垃圾分类”成了热门话题。因为,从7月1日开始,《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号称“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新规”将正式实施。新规实施后,如果个人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罚200元。目前,不少上海的小区已经开展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而且,明确规定了:上海餐饮服务者,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餐具(包含:一次性筷子、调羹、叉子、刀)。新规一出,很多上海人在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干/湿垃圾里绕晕了头,面对这么严的垃圾分类条例,不少人表示有点不知所措。网上流传比较多的比如:“喝了一半的珍珠奶茶怎么分类?”以及下面这张网传小龙虾的所谓“正确”投放姿势。不过经证实,网传的这些分类是并不准确,垃圾分类并没有如此麻烦。倒掉珍珠等等内容物后,剩余的杯子、吸管、盖子都是干垃圾,小龙虾的所有部位都是湿垃圾。也有人因为怕分不好类,只敢夜里偷摸出去倒垃圾。因为垃圾分类,网上一些分类垃圾桶一下子卖疯了,大部分都销往上海地区...甚至,还催生了一种新生职业——“代扔垃圾”。虽然看起来有点好笑,但其实揭露的是一个严峻的事实:垃圾分类, 迫在眉睫!在今年跑男开播第一期中,就有一个惊人的数据:杭州三年的垃圾填满一个西湖,全国一年产生的垃圾可以填满50个西湖。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垃圾的制造速度越来越快,城市已经不堪重负!其实,合肥也是全国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那么合肥的垃圾分类做的怎么样呢?合肥垃圾分类现状作为列入全国首批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46个重点城市之一,合肥市垃圾分类由来已久。早在2011年,合肥市政府就出台《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生活垃圾收运改革的序幕正式拉开。2016年,合肥市餐厨垃圾处理厂正式投入使用,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后端处理问题,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取得实质性进展。2017年,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正式开展。2018年3月底已经正式出台了《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这标志着合肥市垃圾分类进入了崭新阶段。合肥市围绕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紧扣“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四大环节,实行“大类粗分、干湿分类”的垃圾分类方式,对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干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对其他不可回收垃圾进行焚烧、填埋等无害化处理方式,对餐厨垃圾进行单独处理。目前,合肥市市区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但合肥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并不高,2019年底的目标是20%,分类示范片区覆盖率达到30%。到2020年,垃圾分类实现50%的人口覆盖率,35%的资源回收率。伴随合肥城市扩容、居住人口增多、经济发展和消费增加,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的数量惊人。有数据显示,2018年合肥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为5300吨,是十年前的3倍多!假如合肥不处理垃圾,会是什么样?比较好的一面是,现在,在合肥开展垃圾分类的小区,通过积分奖励等方法,使得大部分居民养成了自觉分类垃圾的习惯。合肥市民怎样对垃圾分类?1.四分法天鹅湖畔小区是合肥市垃圾分类投放的第一批试点小区。天鹅湖畔小区智能投放垃圾桶从2018年初,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进入小区以来,居民方书桂每天都会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通过垃圾分类,方书桂已经积分2万多分,每个月可以用积分兑换米油、牙膏、香皂等生活用品。 2.运用互联网+ 让垃圾变废为宝参与传统“四分法”居民多为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和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为了更好的引导中青年群体参与垃圾分类,合肥市城管部门联合支付宝平台和资源回收企业“便利侠”,在合肥市正式推出“支付宝+垃圾分类”智能回收平台。合肥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上门回收垃圾服务。这项智能回收功能的落地,在安徽省尚属首次。支付宝平台垃圾预约回收流程除此以外,合肥城管部门还和“便利侠”合作试点了7座垃圾分类社区分拣站,居民可以不定时就近卖掉可回收的垃圾。“便利侠”CEO邢卫表示,回收的产品主要是纸制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运到上游加工企业比如纸厂、注塑厂,进行再利用。目前合肥全市每天通过“便利侠”收集的可回收垃圾近20吨。合肥市争取在2年内完成垃圾分类分拣站布点。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倒退20年前,可能还没有什么垃圾分类的概念,那时候,白色垃圾还不算太多,基本上都大自然就可以降解。问题就在于,垃圾越来越多,“垃圾围城”频频见诸报端,分解远远跟不上生产,垃圾挤压到了正常的生活。2010年,导演王久良曾用一部《垃圾围城》,让我们看到北京周边,骇人听闻的垃圾污染状况。“你喝的水,你呼吸的空气,你吃的食物,或许早就被垃圾污染。”2016年,王久良拍的《塑料王国》,豆瓣评分高达9.5,让看过的人都吃不下饭。纪录片《塑料王国》海报一个美国垃圾回收站,将垃圾分拣后,将塑料垃圾打包,统统运往一个地方:中国。影片里这个山东小镇,只是中国众多垃圾回收站之一,空气里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恶臭,垃圾霸占了绝大部分土地。小男孩把废弃针管当成“水枪”,在臭哄哄的垃圾堆里玩得不亦乐乎,还把针管塞进嘴里。小婴儿的脸上,爬满了苍蝇。脸色蜡黄的妈妈,在垃圾堆旁喂奶。小姑娘在污水池旁,蘸着脏水洗头发。连无知的羊群,也在地上啃食垃圾。这一幕幕令人心痛、难受的画面,就是因为中国进口“洋垃圾”,成为“世界垃圾工厂”的后果。在垃圾面前,没有人是安全的。而垃圾分类,是推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措施。有分类,才能更好分解。只有分好类的垃圾,才能变成资源,才能为地球减负。同时,作为垃圾的制造者,我们每个人也有垃圾分类的责任。垃圾分类,需要每个人的参与中国从2000年开始推行垃圾分类试点,至今已经19年了。从2017年7月开始,中国向世界宣布将不再接受“洋垃圾”,2018年1月起禁令生效。在过去20年间,世界上约一半的可回收物品都被运往中国。随着中国的发展,民众环保意识增强,对“洋垃圾”说“不”、推广垃圾分类,都将是大势所趋。垃圾分类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它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参与。上海率先走起的垃圾分类之路,将会给全国起一个表率作用。小编相信,垃圾分类这条必由之路,我们早晚也会全民动员起来的!在合肥的你准备好垃圾分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