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坛首页 > 曝光辟谣 >
曝光辟谣
帖子 版主:
筛选 :
作者 查看
  • 今日辟谣(2024年5月13日)

    2024年5月13日 谣 言  旅美大熊猫“洋洋”口吐白沫、饿得啃墙皮?真相:近期,网传旅美大熊猫“洋洋”出现“口吐白沫”“呕吐”“饿得啃墙皮”等情况,引发关注。对此,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5月11日发文回应称,“洋洋”“伦伦”一家目前健康状况良好。网传视频中“口吐白沫”实为大熊猫在大量运动或走动较多的情况下,口边出现的白沫;“呕吐”实为大熊猫消化道内膜特有的黏液腺分泌的黏液包裹粪便后多余部分在肠道内集聚成团再排出体外的现象,排黏结束后大熊猫恢复如初;“饿得啃咬墙皮”实为大熊猫通过嗅闻、啃咬、磨蹭、抓挠等行为探索环境的常见行为。目前,“洋洋”“伦伦”一家并未发生“吃不饱”等情况,请大家放心。同时,按照中美合作双方的协议安排,旅美大熊猫“洋洋”“伦伦”一家的归国程序已启动,正在办理相关手续中。(来源:“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微信公众号) 科 普  近日发生在我国的红色极光是“假极光”?详情:5月11日晚间,我国新疆、内蒙古等地,甚至北京的部分地区,天空中出现了绚丽的极光。但跟以往在极区内看到的极光大多是绿色不同,发生在我国的极光主要是红色,难不成大家看了一个“假极光”?事实上,极光并非只有一种颜色,而是会像鸡尾酒一样分层。极光是地磁暴的“副产品”,当太阳活动产生的高能粒子与地球相遇后,会和地球大气发生高速撞击,这一过程会产生微观的能量交换。以大气中的氧原子为例,它们会从撞击中接收一份能量,但由于原子核外电子的特性,电子与原子核之间只能容纳一定额度的能量,超过的部分都会再被释放出来,而释放的形式就是发光。据《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绘制的人类观测极光示意图显示:在300千米以上,极光以浅红色为主;200—300千米以深红色为主;100—200千米以绿色为主;100千米以下则是蓝色、紫色或多种颜色混合。因此,想在我国看到绿色极光,要等到太阳活动更加强烈,高能粒子轰击到中纬度地区距地面100千米左右的大气中时才有可能。(来源:科技日报) 提 示  2024年4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2007.8万件详情:2024年4月,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指导全国各级网信举报工作部门、主要网站平台受理网民举报色情、赌博、侵权、谣言等违法和不良信息2007.8万件,环比增长8.3%、同比增长14%。其中,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受理举报42.6万件,环比增长2.7%、同比下降42.5%;各地网信举报工作部门受理举报151.1万件,环比增长46.7%、同比增长204%;全国主要网站平台受理举报1814万件,环比增长6.2%、同比增长10.8%。(来源: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

    论坛君

    2024-05-13

    816
  • 今日辟谣(2024年5月11日)

    2024年5月11日 谣 言  “藏水入疆”工程将于9月正式开工?真相:近期,有网民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信息称:“定了!藏水入疆红旗河工程于今年(2024年)9月15日正式开工!”。另有网民反映“藏水入疆工程骗局吧,我表哥被一个叫红旗河工程的骗局套住了,在和田2年了,每次叫他回家他都说太忙脱不开身......”,引发网民疑问和担忧。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水利局核查,目前未接到上级有关部门关于“藏水入疆”工程规划的通知。其实,早在2015年水利部就曾回应,未就“藏水入疆”工程做过任何规划。凡是打着“藏水入疆”工程的幌子发布各类投资项目的帖文,均为虚假信息。如有受骗者,请立即联系公安机关,以免受到更大损失。(来源:“新疆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 谣 言  成都一商场楼顶惊现“水泥封人”?真相:5月9日,“成都,水泥墩封住了一个仁(人)……”的消息开始在网上流传,还配有一则所谓“水泥墩藏尸”视频。经成都警方调查,此为不实信息。5月9日19时许,陈某在微信聊天群内看到三段视频(经核实,一段为发生在安徽阜阳的一起刑事案件相关视频,另两段为5月9日成都市锦江区公安机关民警处置一起纠纷警情视频),当日20时50分许,陈某在另一微信群内再次看见安徽阜阳刑事案件相关视频后,在未证实视频和信息真伪的情况下,将成都市锦江区公安机关两段处置纠纷警情视频接续转发至该群,并误导群内其他网民认为该起刑事案件发生在成都。后该群聊天内容被网民进行传播,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目前,陈某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已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10日处罚。(来源:“成都日报”微信公众号) 误 区  太阳耀斑会导致头痛、失眠?真相:太阳耀斑是来自太阳的强大辐射爆发,根据其强度可分为A、B、C、M、X等级别,其中A级别强度最弱,X级别强度最大。太阳耀斑会喷发高能粒子并产生辐射,但地球自带保护层。地球有地球磁场和大气两层保护“外衣”,会屏蔽大量来自太阳和银河系的高能粒子,地面上受到的辐射通常没有明显变化。实际上X级别的太阳耀斑在太阳活动峰年一年就可能发生十几次。强耀斑事件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一些影响,如眼睛疲劳、皮肤晒伤等,但这些影响在非常极端情况下才会发生。暂无相关研究显示太阳耀斑会导致头痛、失眠。在强耀斑期间,可以佩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进行防护。(来源:“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 提 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有关部门曝光8起网上违法违规行为典型案例详情:近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自治区公安厅根据网民举报线索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严肃查处一批网上违法违规行为。现将部分典型案例通报如下。案例一:网络账号“书*”在互联网上散布含有煽动民族仇恨、宣扬民族分裂等内容的违法信息。案例二:移动应用程序“iM****h”发布违法互联网宗教信息,诱导未成年人信教。案例三:巴州库尔勒市网民郑某为博取关注,蹭炒热点话题,编造剧本、伪造场景、摆拍造假,误导公众认知,引发较大社会舆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案例四: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网民杨某选取无关人物、图片拼接拼凑关联地震现场,误导公众认知。案例五:乌鲁木齐某环保科技公司未严格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网络安全保护责任落实不到位,致其网站被篡改为博彩网站。案例六:克州某水利工程、某商品混凝土公司未严格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致使对应主机被木马程序控制,存在信息泄露等安全隐患。案例七: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网民哈某在网络平台发布谣言信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案例八:乌鲁木齐市网民谭某、王某在网络平台发布谣言信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网信部门、公安机关提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广大网民要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生态。(来源:“网信新疆”微信公众号)

    论坛君

    2024-05-11

    893
  • 今日辟谣(2024年5月9日)

    2024年5月9日 谣 言  济南一门店坍塌,救护车拉了七八车?真相:近日,有网民在自媒体平台发布山东济南“章丘一门店坍塌”的视频,并评论“整个章丘救护车都去了”“救护车都拉了七八车走了”,引发关注。经核实,该评论内容为不实信息。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应急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5月8日下午1点左右,章丘区明水街道东方冷库一门店局部楼板坍塌,造成2人受伤,已送医院治疗,均无生命危险。目前现场已处置完毕,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来源:济南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误 区  折耳根含有强致癌物,不能吃?真相:这是一种误解。网上有传言称“折耳根(又称鱼腥草)中含有马兜铃酸,可致癌,不能吃”。其实,折耳根并不属于马兜铃科植物,而是三白草科植物,含有的也不是马兜铃酸,而是马兜铃内酰胺AII,且含量很低。目前没有马兜铃内酰胺AII会导致癌症的报道。不过,有的人吃折耳根后会产生不适,因此不建议多吃,而且最好用开水焯一下再食用。(来源:科学辟谣) 提 示  我国南方部分河流近期可能发生超警洪水,避险指南来了详情:水利部8日发布汛情通报,我国南方近期预计将有一次强降雨过程,受其影响,南方一些河流将出现明显涨水过程,暴雨区内部分河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连续降雨易引发内涝、洪水、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如何避险自护?这些知识要牢记↓↓↓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内涝?地势低洼的地方,如:立交桥桥洞,地铁、地下人行通道,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下室以及在建工地等。如何避险?家中进水高处躲,车辆熄火及时逃;走路小心避“坑”,行人谨防触电;积水漫入屋内,及时切断电源;远离危旧房屋,被困及时报警求救。洪水发生前兆:溪水突然浑浊,流速增大、水位上升;听到由远而近如火车般轰鸣的水声;动植物出现异常反应。如何避险?——向高处跑!若河水上涨:关电闸,上高处;若房屋被淹:爬屋顶、抓浮物;若水情严重:勿游泳,可制木筏离开险处;若水情不明:勿涉险,在安全区域等救援。崩塌发生前兆:顶部不断发生掉块、坠落等现象;坡面出现新的破裂变形或小面积土石剥落;不时听到岩石的撕裂摩擦声。如何避险?——向高处跑!连续降水后:不要在山谷陡崖下停留;处于崩塌底部时:迅速向两侧逃生;处于崩塌体顶部时:向崩塌体后方或两侧逃生。泥石流发生前兆: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轰鸣声;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如何避险?——两侧跑、勿折返!观察地形;立即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不要顺沟方向跑;不要爬到树上躲避;不在陡峭山坡下和低洼谷地躲避。山体滑坡发生前兆:泉水流量突然异常;四周岩体(土体)小型坍塌和松动现象;房屋墙体地坝出现裂缝;有岩石开裂或剪切挤压的声音。如何避险?——两侧跑、缓坡停!感到地面震动:快速向两侧稳定区域逃离;无法逃离时:在坡度较缓的开阔地停留;不要向滑坡体上方或下方跑。(来源: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

    论坛君

    2024-05-10

    844
  • 冒官方名义造假行骗 借科技之名传谣牟利——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4年4月辟谣榜综述

    近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4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显示,当月网络谣言主要集中在民生政策、公共安全、科学科普等方面。造谣者或冒用官方名义杜撰歪解政策,或虚构夸大涉震情汛情灾情,或传播伪科普信息,侵害群众合法权益,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冒用官方名义造假行骗,损害群众利益。4月以来,一些不法分子冒用国家机关名义、假扮相关工作人员,编造诈骗“话术剧本”,企图行骗牟利。如全国多地有群众接到所谓“网信办”来电,不法分子假冒网信办工作人员,以“群众手机涉嫌违法违规、要求配合调查否则停机处理”等为由,借机询问群众个人信息实施诈骗。另有网传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开展“颐养家园建设”“个人普惠养老金方案”等所谓“官方行为”,实际上均系不法分子实施的违法诈骗行为;“养老保险断缴3个月待遇清零”“单次住院不超过15天”等假消息以讹传讹,歪解国家医保政策,损害群众合法权益。炒作灾害谣言危言耸听,煽动恐慌情绪。4月,广东、江西、福建等南方多地持续多轮强降雨,台湾、新疆、云南等地接连发生地震,相关灾害消息牵动网民关注目光,一些别有用心者利用网民的关心与共情,不惜编造谣言骗取流量,不仅混淆视听、误导公众,还引发了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如广东出现持续性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后,“清远英德洪水致码头崩堤”“绥江河原水水源不足,将进行分时段供水”“东莞暴雨8人死亡”等与事实不符的图文短视频在网上流传,夸大甚或虚构致灾情况;再如台湾花莲县海域7.3级地震、云南迪庆香格里拉市4.7级地震发生后,“台湾7.3级地震导致重庆某桥梁晃动、浙江宁波一小区外墙开裂”“香格里拉市4.7级地震中有数百人受伤”等与地震相关的不实信息在网络流传,恶意扰乱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利用科技概念制造噱头,误导公众认知。4月,涉及天文、文物、健康、环保、农业、教育等诸多领域的假科技、伪科学信息流传于网上,造谣传谣者利用人们对新技术的好奇和向往心理,或夸大其词、或扭曲事实、或利用AI凭空编造,企图蒙蔽群众、牟取私利。比如,“中国‘天眼’变成垃圾场”纯属张冠李戴,“三星堆挖出酷似‘飞碟’青铜器”完全由AI合成,“福州福飞北路核辐射超标”则更是博取眼球的恶意炒作,扰乱广大群众的正确认知与理性判断。还有一些商家为带货牟利,利用伪科学炒概念,宣称“量子赋能农作物,抗病抗灾还增产”“‘体考神器’喝一口就能及格”,损害公众利益,社会影响恶劣。此外,在食品健康领域,诸如“食用蜂蜜或花粉防过敏”“鸡蛋煮老后有层‘黑膜’,吃了会致癌”等说法流传,让人将信将疑,实则都是不符合科学、不利于健康的说法。5月,“五一”小长假伴随着外出旅游高峰,与交通出行、饮食住宿、文旅消费等话题相关的民生类谣言及诈骗信息可能增多,涉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等方面谣言亦或潜滋暗长。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提醒广大网民,面对网上各类传言切勿轻听轻信,加强核实辨别,增强防谣能力,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环境。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论坛君

    2024-05-09

    2119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4年4月辟谣榜

    01 单次住院不能超过15天,否则医保无法报销? 02 “网信办”来电要求群众协助调查? 03 贵州“中国天眼”变成“垃圾场”? 04 福州福飞北路核辐射超标? 05 台湾7.3级地震导致重庆某桥梁晃动、浙江宁波一小区外墙开裂? 06 广东清远英德洪水致码头崩堤?绥江河原水水源不足,将进行分时段供水? 07 三星堆挖出酷似“飞碟”的青铜器? 08 量子赋能农作物,抗病抗灾还增产? 09 食用蜂蜜或花粉能“以毒攻毒”防过敏? 10 鸡蛋煮老后蛋黄有层“黑膜”,吃了会致癌? 

    论坛君

    2024-05-09

    808
  • 今日辟谣(2024年5月7日)

    2024年5月7日 谣 言  博物馆门票可有偿“代抢”? 真相:目前,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各城市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官方免费在线预约难度直线上升。在一些网络第三方平台,却有人动辄加价一两百,提供博物馆门票的代预约服务,做起了各类代抢票生意,将免费参观变成了“有偿”服务。其中,有的声称可以“直接购买”,有的则是通过将客户拉入微信群,发送相关诱导链接进行“砍价”活动,随后,盗刷客户的银行卡金额并拉黑客户。相关博物馆、科技馆等工作人员表示,大多数博物馆、科技馆都是公益性的,面向公众免费开放,门票预约请认准官方渠道,如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App和官网。若有人声称可通过第三方平台购票入馆,要提高警惕,避免经济损失和上当受骗。要是不明人员要求扫二维码或点击不明网站链接,切勿随意扫码或点击。(来源:公安部网安局)误 区  每天只需睡2个钟头,其余都是浪费时间?真相:这种说法十分不靠谱。不同年龄的人,每天对于睡眠时间的要求不同。老年人受生理因素影响,睡眠时间会普遍比年轻人短一些,而婴幼儿则需要更长的睡眠时间,但每天7小时以上的睡眠的确是多数成年人需要的。此外,影响睡眠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生活方式、工作压力等都会影响到睡眠的时长和质量,用2小时作为大众的睡眠标准根本就不严谨。长期睡不好,睡眠时间不足,不仅会对身体产生伤害,还会影响个人心理健康。根据国家发出的健康睡眠倡议:成年人每天应保持7到8小时的睡眠。(来源:科学辟谣) 关 注  北京市网信办深入开展“清朗·E企护航”专项整治 依法查处一批违法违规平台账号详情:“清朗·E企护航”专项整治行动启动以来,北京市网信办持续强化网上涉企侵权信息内容管理,集中整治涉企侵权网络信息内容乱象,指导属地网站平台定期发布违规账号处置公告,联合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住建委等部门依法严肃查处一批侵犯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持续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共受理举报5700余起,指导属地网站平台清理违法违规信息3万余条、依法依约处置违规账号1000余个,依法约谈处罚网站、“自媒体”账号5家。(来源:北京网络举报)

    论坛君

    2024-05-07

    2139
  • 今日辟谣(2024年4月28日)

    2024年4月28日 谣 言  收割未成熟小麦作青贮饲料,一亩地收入可达到1500元?真相:近日,有网络自媒体发布多则信息,称“收割未成熟小麦作青贮饲料,一亩地收入可达到1500元”,引发关注。对此,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网传帖文中基本没有具体时间、地点等信息,通过对图片、视频等进行溯源查找,并组织地方与发帖人核实,有的是旧图新发、有的是将其他作物张冠李戴,还有的是推销割草机具,均为不实信息。青贮饲料的主要原料一直以来都是青贮玉米,网传的青贮小麦的饲用价值仅相当于青贮玉米的70%左右,而价钱却要高上两到三倍,无论从营养价值还是经济价值来说,收割未成熟小麦用作青贮既不划算,也不合常理。(来源:新华社客户端)误 区  控制饮食就能治痛风?治痛风吃止疼药就行?关于痛风有这六大误区痛风这种疾病已经广为人知,但是,人们对痛风的误解也有很多,其中有些误解可能导致耽误病情,导致严重后果。误区一:治疗痛风只要吃止痛药就可以了?真相:止痛药只是缓解了痛风发作的症状,并没有真正起到降尿酸、治疗痛风的作用。急性痛风症状完全消失后(≥2 周),应该开始降尿酸治疗。否则痛风会反复发作,甚至导致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严重的并发症。误区二:关节痛但尿酸不高肯定不是痛风?真相:关节痛但尿酸不高,千万不要轻易地否定痛风诊断,痛风症状特别典型而血尿酸不高的人,应在急性期过后重新复查血尿酸,以免漏诊。误区三:痛风发作时要使用抗生素治疗?真相:除非有确凿证据证明痛风患者合并感染,否则,痛风发作时禁止使用抗生素治疗。误区四:通过单纯的饮食控制可以控制痛风?真相:痛风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通过单纯的饮食控制,不能完全控制痛风,而且饮食控制难以长期坚持,痛风的患者往往需要药物的干预。误区五:血尿酸达标后即可停药?真相:血尿酸达标后不能随意停药。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无论是处于治疗阶段还是停药阶段,需要定期随访,密切关注血尿酸及评估肾脏等靶器官。误区六:血尿酸水平越低越好?真相: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越低,痛风发生率越低,但血尿酸水平并不是越低越好,一般建议降尿酸的目标水平不低于 180μmol/L。(来源:“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 提 示  多余的药卖给药贩子赚点小钱?这些危害要知道详情:近年来,随着医保报销水平的不断提高、医保目录内药品范围的逐步扩展,特别是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的稳步推进,人民群众买药用药更加便捷,医院、药店、诊所,甚至线上都可购药并医保报销。然而,惠民政策在给全民带来实惠和便捷的同时,也让一些不法分子动起了歪心思,不少药贩子通过“高价回收”诱导参保人参与药品买卖。这种变相回收参保人享受医保报销后所购药品,改头换面再次销售的,就是医保“回流药”。参与“回流药”买卖,害人害己,切莫大意!那么“回流药”,有什么危害?一是“假药”害人。有的药贩子把真药卖给零散用药的小诊所,再把真药盒里装上假药卖给药店,如此以假乱真,如患者不慎服用,不仅影响治疗效果,更有可能危及生命!二是“过期药”误人。很多药贩子把临期的或已过期的药品从原包装中拆出来,再装入新药盒。患者只能看到新药盒上的新日期,并不知道自己吃的是过期药。三是“错药”杀人。有的药贩子在拆解重组“回流药”过程中,剂量规格、药品种类往往产生混淆。四是“骗保”坑人。通过超量配药、重复配药等方式获取药品后再转卖给药贩子,这就是欺诈骗保行为。参与“回流药”,有什么后果?参保人要注意,直接销售、间接辅助销售“回流药”均属于欺诈骗保行为!根据《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个人以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为目的,利用享受医疗保障待遇的机会转卖药品,接受返还现金、实物或者获得其他非法利益,造成医保基金损失的,暂停其医疗费用联网结算3个月至12个月,并处以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如涉案金额较大、情节严重,还会构成诈骗罪而锒铛入狱!斩断“回流药”,人人有责!每个人都有守护自己健康的权利,更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请提高警惕,不要购买来源不明、包装破损的药品,更不能将手中的“救命药”变成药贩子的“摇钱树”。如发现类似欺诈骗保行为,请及时拨打国家医保局打击欺诈骗保举报电话010-89061396、010-89061397,或向当地医保部门及时举报。医保部门将视举报情况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来源:“央视网”微信公众号)

    论坛君

    2024-04-29

    851
  • 2023年安徽省网络举报辟谣优秀作品投票正式启动

    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网络有害信息的辨识能力和监督举报意识,加大网络正能量传播,共同抵制网络谣言,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安徽省委网信办于2024年2月1日-2024年3月10日组织开展了“2023年安徽省网络举报辟谣作品征集活动”。征集活动自启动以来,获得了广大网民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征集到作品600件。经过筛选和初评,共选出53件优秀作品进行网络投票。参选作品包含防范网络诈骗、打击网络侵权、抵制有害言论、举报网络违法、传播科学知识等内容。活动已进入投票阶段,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投票方式方式一搜索关注“安徽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微信公众号,点击右下角菜单栏“作品投票”,参与投票!方式二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投票投票须知1.投票时间:2024年4月24日至2024年4月30日。2.本次投票为“2023年安徽省网络举报辟谣作品征集活动”其中一个环节。3.每个微信号每天可投5票。将参考投票情况确定入围最终评审环节的作品。4.用户在平台投票时,除产生必要的流量费用外,不收取其他费用。5.若发现刷票或数据异常行为,主办方有权随时撤销该作品的参评权。

    论坛君

    2024-04-24

    359
  • 今日辟谣(2024年4月23日)

    2024年4月22日 谣 言  广东绥江河原水水源不足,将进行分时段供水?真相:近日,一条关于“绥江河原水出现超高浑浊度现象,无法满足正常制水供水,将进行分时段供水”的消息在广东肇庆四会市多个微信群中流传,引发关注。经查,此信息为谣言。目前四会市自来水厂工作人员24小时在岗实行供水保障,并严密监测水质变化,不存在水源不足、分时段供水的问题。四会市肇水水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四会市肇水水务有限公司各水厂运行状态安全稳定,自来水水源充足,水质均符合国家标准,能满足日常的自来水用水需求,请市民放心使用。(来源:“广东省互联网举报中心”微信公众号、“四会发布”微信公众号) 误 区  煤气罐起火,直接关阀门会爆炸?真相:该说法纯属误导。煤气罐是一个大号压力容器,煤气是从气态压缩成液态高压存储在里面,煤气罐内部压力远高于外面的大气压,这个压力差让煤气往外喷,因此不会存在往里回的问题。也就是说,直接关阀门不会发生网传的“回火爆炸”。煤气罐爆炸大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煤气罐受高温持续烘烤,钢瓶内压力急剧上升,超过了瓶身的负荷发生爆炸,这被称为物理爆炸。钢瓶超量灌充、严重挤压变形等,也可能导致物理爆炸。另一种是在密闭或有限的空间里,泄漏气体达到爆炸极限,同时遇到点火源,此时发生的爆炸属于化学爆炸。煤气罐使用时尤其要注意三点第一点:与直立状态燃烧相比,煤气罐倒地燃烧更加危险,此时钢瓶更容易被火焰加热,爆炸风险上升。所以,处置中千万别将钢瓶放倒。第二点:燃气软管易老化,需定期检查更换。第三点:遇到煤气罐起火,在无法预判风险或无处置能力的情况下,要第一时间到安全区域拨打119,等待消防员到场处置。(来源:"青海消防"微信公众号) 提 示  打击跨境犯罪再添新战果!又有250名电诈嫌犯移交我方详情:2022年11月,河南省周口市公安机关在侦办一起裸聊敲诈案件过程中,发现以刘某等人为首的犯罪集团在缅甸、老挝境内组织人员设立窝点,针对我国公民实施跨境裸聊敲诈、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涉案金额巨大。为依法严厉打击此类违法犯罪行为,我公安机关与老挝警方持续开展国际警务执法合作,近日成功捣毁三个位于老挝金三角经济特区的犯罪窝点,抓获250名中国籍违法犯罪嫌疑人。目前,相关人员及涉案物品均已通过云南西双版纳边境口岸顺利移交我方。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将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不断强化国际执法合作,重拳出击、多措并举,坚决遏制跨境裸聊敲诈、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的高发态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来源:公安部网站)

    论坛君

    2024-04-24

    367
  • 今日辟谣(2024年4月22日)

    2024年4月22日 谣 言  途经广东清远的高铁车厢进水?清远英德洪水致码头崩堤?真相:近日,广东省清远市出现持续性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有网上流传视频称,4月20日“途经清远的高铁列车车厢内进水”“多趟经停清远站列车停运和折返”。对此,高铁清远站相关负责人表示,网上流传视频并非发生在途经清远的高铁上。18日8时到20日8时间的极端天气并未影响到清远境内的高铁运行,期间高铁运行正常,网上流传的“清远境内高铁车厢进水和折返”的短视频与事实不符。此外,针对“清远英德市大站镇明珠码头附近水流湍急,码头出现崩堤情况”的网传视频,清远市水利局和英德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4月21日下午水流较急,冲损了附近水域的部分水泥建筑,并非大堤受损。目前,明珠码头现场水位较高,水域较为平静,未见险情。码头附近的相关工作人员此前已被转移。(来源:广东省互联网举报中心、广州日报) 误 区  清淡饮食就是吃素?真相:很多人对清淡饮食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清淡饮食就是“尽量吃素,不能吃肉”。其实,这样的吃法不但不利于营养均衡,还会导致体质变差。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清淡饮食呢?原则就是食物多样化。主食应以谷薯类为主,适量多吃蔬菜和水果,经常吃奶类、豆类和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在此基础上再提倡口味清淡,做到少油、少盐、少糖。日常饮食要选天然的食材,经过简单加工即可。(来源:大众健康) 提 示  违法!建230个“吃瓜群”发谣言为境外网站引流 一批“网络水军”落网详情:近日,上海警方破获一起利用谣言为境外网站引流的案件。犯罪嫌疑人散布的谣言均由社会热点事件改造拼接而来,并利用社交通信软件在多达230多个群组扩散,吸引网民点击链接。犯罪嫌疑人吴某等人为蹭热点编造虚假视频,利用热点事件的当事人姓名、形象传播虚假图文视频,并附带二维码,引诱群里的人访问境外色情、赌博等网站;通过所谓的招聘兼职广告,与境外不法网站取得联系,从事所谓“资料发送员”工作。截至案发,建了230余个微信群,每个群有80至160人不等。目前,7名嫌犯均因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来源:央视新闻)

    论坛君

    2024-04-23

    363
  • 今日辟谣(2024年4月19日)

    2024年4月19日真相:近日,一段标注“南宁楼房倒塌”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上传播,并配文称“南宁白沙大道一栋楼顶部半边倒下来,人就像下饺子一样往下掉”。经核实,该视频拍摄的“楼房倒塌”实为2019年4月白沙村一危房正在进行安全拆除,“楼房倒塌”“人往下掉”等说法不实。2019年官方曾对该谣言进行辟谣,系旧谣新传。(来源:广西互联网辟谣平台) 谣 言  网传四姑娘山景区4月底解封户外运动?真相:近期,“四姑娘山景区4月25日解封”“预计‘五一’假期四姑娘山可以去登大峰了”等消息引网民关注。四姑娘山管理局户外活动管理中心回应称,暂无明确的解封时间安排。此前官方公告显示,2月25日起,四姑娘山全保护区内暂停开展一切户外活动,包含登山、露营、攀冰、攀岩、徒步穿越等所有户外项目。(来源:四川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川观新闻) 科 普  三星堆出土大量象牙制品 成都平原最早的象牙器在哪里?详情:2020年三星堆3至8号祭祀坑惊艳现世,其中5号坑出土黄金面具和大量象牙器碎片,象牙碎片上刻划有精美纹饰,引起学术界高度关注。这是成都平原发现的最早象牙器吗?其实,比三星堆祭祀坑更早的宝墩文化时期城址——大邑县高山古城已经有了象牙器。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周志清介绍,高山古城发现的象牙手镯是成都平原迄今发现的最早象牙器。近年来,在成都多处宝墩文化晚期遗址发现象牙制品,有杖形器、发簪、穿孔牌饰、管形饰、圆锥形器等。可以说,从宝墩文化到三星堆文化,使用象牙制品的传统一脉相承。(来源: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四川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封面新闻) 提 示  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声明从未开展所谓“颐养家园建设”详情:近日,有不法分子假冒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名义开展所谓“颐养家园建设”等活动,相关行为涉嫌诈骗。对此,民政部养老服务司4月18日发表声明,表示从未组织开展过“颐养家园建设”“个人普惠养老金方案”等活动,请社会公众特别是老年人提高警惕,不轻信来源不明的相关信息,谨防上当受骗,避免财产损失。(来源:“中国民政”微信公众号)

    安论工作队

    2024-04-19

    415
  • 今日辟谣(2024年4月18日)

    2024年4月18日 谣 言  福州仓山发生重大航空器安全事故?真相:近日,有网民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并配文字称“福州市仓山区发生重大航空器安全事故”,引发关注讨论。经福州市公安局仓山分局调查,网传视频系谣言。视频中的浓烟是一处堆放废品的露天场地起火,并非航空器事故。目前,该男子因涉嫌造谣,已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拘。(来源:“福建辟谣”微信公众号) 误 区  吃芹菜就能降血压?真相:虽然芹菜中含有的芹菜素在动物试验中被证明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但动物试验的结果不一定适用于人体。而且,芹菜素在芹菜中的含量很低,依靠日常饮食很难达到动物试验中那样高的剂量。因此,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吃芹菜能降血压。《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里提到降压治疗的非药物疗法,主要有两点:减少食盐摄入和合理膳食。在食盐里添加钾或日常食用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含有钾离子)会对控制血压有一定的帮助。(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提 示  汛期如遇暴雨、洪水、泥石流等灾害,该如何正确应对?详情: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年汛期我国旱涝并发、涝重于旱,全国七大江河均有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水,部分地区可能发生阶段性干旱。汛期一旦遭遇暴雨、洪水、泥石流等灾害,我们该如何正确应对?1.应对暴雨:暴雨期间尽量不外出,必须外出时,应绕过积水严重地段,避免高压电线、变压站等电线集中经过路段,不要走地下通道。2.应对大风:遇有大风天气,施工单位应停止室外高空作业、动火作业,注意用电安全。3.应对洪水:突遭山洪袭击时,应选择就近安全的路线沿山坡横向跑开。千万不要顺山坡往下或沿山谷出口往下游跑,也不要轻易游水转移,以防被山洪冲走。4.应对泥石流:发现泥石流袭来时,千万不要顺沟方向往上下游跑或在泥石流中横渡,应向与泥石流方向垂直的两边山坡上面爬,且不要停留在凹坡处。5.应对山体滑坡:发生滑坡后,要保护好头部,向两侧逃离,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不要停留在凹坡处。遇高速滑坡无法逃离时,不要慌乱,如滑坡呈整体滑动,可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

    论坛君

    2024-04-19

    377
  • 今日辟谣(2024年4月17日)

    2024年4月17日 谣 言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开展“小浪底观景台9.9元门票”优惠活动?真相:近期,部分社交媒体平台上出现内容为“小浪底观景台9.9元门票”的相关信息。对此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发布声明表示,小浪底水利枢纽风景区现执行门票价格为40元/人,景区从未开展“9.9元门票”优惠活动。景区门票包含小浪底水利枢纽景区及小浪底出水口观景平台。另外,小浪底泄洪时间通常在六月下旬,具体以官方发布为准,其他均为虚假不实信息。望广大游客提高警惕,务必通过正规渠道购票,谨防上当受骗。(来源:河南省网络辟谣平台、洛阳网) 科 普  肝癌认知的四大“误区”详情: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通常患者感到不适前往医院检查时,病情已进入中晚期。因此,肝癌又被人们称为“哑巴癌”。为了更好地防治肝癌,以下这四个常见认知“误区”一定要认清。1. 误区一:只有老年人才会得肝病虽然老年人患肝癌的风险较高,但肝癌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可能患上肝癌。因为工作忙碌,年轻人往往会错过最佳的发现与治疗时机。因此,有慢性肝病史的人群,更要关注身体的预警信号。2. 误区二:肝癌会遗传虽然乙肝和丙肝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肝癌并不是一种遗传病。即使家族中有肝癌患者,也不一定意味着后代一定会患上肝癌。3. 误区三:吃素就不会得肝癌健康饮食对预防肝癌有一定的帮助,但单纯的素食并不能完全预防其发生。合理的膳食结构,包括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等,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预防肝癌都非常重要。4. 误区四:保健品可以防治肝癌一些保健品宣称可以预防或治愈肝癌。事实上,保健品的功效并没有经过科学验证,也缺乏保健品预防或治愈肝癌的医学证据。(来源:“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提 示  司美格鲁肽已纳入医保目录,但用于减肥则不在报销范围,代开代买将会涉嫌违法!详情:司美格鲁肽作为糖尿病治疗用药目前已经纳入医保目录当中。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该药物的支付范围限定在与成人II型糖尿病有关的两种情形。减肥不在支付范围以内,医保不能报销。对于找糖尿病患者帮忙代开或是将自己用不了的司美格鲁肽出售的行为,根据《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5号)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医保骗保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等规定,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医疗保障基金支出的,可能涉嫌诈骗罪,即使达不到犯罪程度,将本人的医保卡交由他人冒名使用或者利用自己的医保开出药再转卖的,除了2—5倍的罚款外,还可能会被停止医保联网结算待遇3—12个月。另外,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作为处方药,在使用前医生一般会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排除药物禁忌。盲目使用存在较大风险。所以不建议用医保个人账户购买或者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司美格鲁肽减肥。(来源:“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

    论坛君

    2024-04-18

    388
  • 今日辟谣(2024年4月16日)

    2024年4月16日 谣 言  天津市急救中心近期在招聘司机?真相:近期,有网民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天津市急救中心救护车驾驶员招聘信息。经核查,天津市急救中心近期没有驾驶员招聘计划,该信息不属实,系网络谣言。且该用户在中心不知情情况下擅自利用中心员工工作照片进行虚假宣传,造成恶劣影响。(来源:“天津辟谣”微信公众号) 误 区  痛风不能吃芦笋?真相:不准确。芦笋属于中高嘌呤食物,应该少吃,不过也并非完全不能吃。近年来的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吃富含嘌呤的蔬菜并不会增加血尿酸水平及痛风的发生率。在评价一种食物是否适合痛风患者时,仅考虑嘌呤含量是不够的。其实,大部分蔬菜的嘌呤含量都处于“中低”和“低”的类别中。而且,蔬菜还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抗氧化物质,正常食用对痛风人群还有好处。(来源:“科学辟谣”微信公众号) 提 示  警惕!这个“爱好”,可能危害国家安全!详情:丝袜打结,内装小蛇;巨型蜈蚣被装入打包饭盒;饼干盒中,倒出一堆装有蚂蚁的塑料管;申报为“相机三脚架”的入境包裹,其实是28个品种的活体蜘蛛……近些年,一些追求所谓新潮和猎奇的宠物爱好者,通过非法途径和渠道从国外进口“异宠”。这些“异宠”,可能自身带有剧毒,也可能携带疫病,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预估的破坏,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负面影响。为保护我国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海关总署部署为期三年的严防外来物种入侵专项行动,公安部开展了“昆仑2023”专项行动。目前,我国已启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对入侵物种进行监测预警,首批监测到的600多种入侵物种已收录。那么,擅自携带、寄递进境“异宠”,会受到哪些处罚?一些擅自携带、邮寄进境“异宠”的行为可能已碰触法律红线,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021年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非法引进、释放、丢弃外来入侵物种罪”。(来源:“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

    论坛君

    2024-04-17

    408
  • 鸡蛋煮老了,会致癌?肿瘤能被饿死?10 个关于癌症的流言,很多人都中招了

    每年的 4 月 15 日~21 日都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是第 30 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为“综合施策,科学防癌”。“癌症”是一个让人很纠结的话题。一方面,大家总不愿主动提起,觉得不吉利;另一方面,大家又异常关心、担心和焦虑。也因此,关于癌症预防和筛查,历来是谣言重灾区。今天,科学辟谣联合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国抗癌协会,针对 10 个广为流传的有关“防治癌症”的流言进行解读,快看看你中招了没?

    论坛君

    2024-04-16

    42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