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坛首页 > 母婴育儿 >
母婴育儿
帖子 版主:母婴育儿版主
筛选 :
作者 查看
  • 孩子的这些部位,再生气也不能打!

    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好;孩子写作业慢,打一顿就好;孩子太淘气,打一顿就好;......好像没有“打一顿”解决不了的教育问题。“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也成了流传千年的教育方式。对于孩子来讲,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最重要的教育。当一个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内心必定是充满爱的;当一个孩子长期被父母打骂、语言暴力,他们的心理注定是很难阳光健康的。一、长期打骂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忽视1.身体伤害打骂孩子除了会在身体上留下伤痕外,经常在饭桌上或者睡觉前挨打的孩子,饮食和睡眠大多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生长发育。2.心理阴影打骂式教育只会让孩子恐惧,远离你。长期以往,孩子就容易形成自卑、懦弱的不健康心理。尤其是被父母当众打骂时,更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久而久之,性格就会表现的压抑、沉默和孤僻。后台经常会受到家长的咨询,比如3岁还在吃手怎么办?孩子睡觉总是抱着同一款玩具怎么办?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外,家长还应反思,近段时间或者白天,是否存在破坏孩子安全感的行为。还会让孩子觉得打人是正确的处理方式,遇到事情孩子也会采用打骂的方式回击。3.智力影响美国新罕布什州大学的科学家施特劳斯等人研究发现:从来没有挨过打或极少挨打的孩子,在智力测验中的表现,要比常挨打的孩子好得多。这是因为,那些不挨打孩子的父母是通过更多地向孩子讲道理进行沟通,事实也证明,父母与孩子之间语言上的交流,可以增强孩子的认知能力。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则失去了这样的沟通机会,甚至会拒绝跟父母沟通。二、这些要害部位,再生气也不能打1.后脑勺后脑勺分布着体力和智力发育神经系统,会导致孩子神经系统受损,对智力也有影响。因为后脑勺还有呼吸中枢-延髓,如果家长下手过重的话,可能会致命。之前有案例,孩子家长发现他作业的有问题,一个巴掌就到了孩子的后脑勺,结果送到医院后就出现昏迷,尽管医生尽力,依旧没能挽留住孩子的生命。2.腹部腹部是各个脏器所在的地方,重要性自然是不用强调,尤其是孩子腹部脂肪比较少,各种脏器也比较脆弱。之前有家长踢了孩子腹部,一个导致了脾破裂,还有一个直接导致了孩子死亡。3.后背孩子的脊柱发育还不健全,容易造成脊椎损伤,甚至引起瘫痪。4.脸打耳光容易损伤孩子耳朵及周围神经,引起听觉障碍。还可能让孩子出现短暂性或永久性耳鸣,甚至失聪。5.耳朵揪耳朵容易导致耳膜受损。严重的,还可能造成耳内出血、疼痛、耳鸣、丧失听力。6.屁股如果下手重了,孩子的小屁屁很可能会大面积的软组织挫伤。严重的甚至还会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脑干损伤而死亡。而且屁股也是马尾神经所在的地方,稍不注意会造成神经损伤。三、忍不住想打孩子怎么办?1.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如果你自己正在忙家务或者忙工作,发现孩子做了一些让你不开心的事情,这个时候你想打孩子只是为了泄愤,而非教育。所以,一定要让自己冷静下来想想,孩子是不是故意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有触及到我的底线吗?2.四不打不因孩子的无心之过打。孩子根本意识不到自己为什么挨打,感觉莫名其妙,这个时候告诉孩子这么做不对,示范给他如何正确做这些;不因为孩子的行为有损你的面子而打。或许孩子只是觉得好玩,或者想要某个玩具,但是大庭广众,有损你的面子,这个时候搞明白原因,针对原因解决,真要教育的话,回家关起门教育;不因为孩子没有完成一件任务而打。孩子的能力有限,如果因为孩子能力不够而无法完成或者完美的完成某一项任务。家长应该先提出表扬,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要求太高,如果符合年龄的任务,家长可以示范给孩子如何做。不因为你的心情糟糕而打。这就是前边提到的,孩子完全就是个背锅侠,是你的发泄工具而已。3.处理孩子的问题当你平静了自己的内心,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因,就要好好跟孩子沟通,接受他的情绪,听听孩子的想法,想办法解决问题。 打孩子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只是当时让孩子乖一点而已。最后,愿每一个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

    安论工作队

    2022-12-22

    898
  • 如何培养婴幼儿快乐和稳定的情绪?

    婴儿最早是以情绪和人交流的:新生儿生下来用哭声呼唤成人的照顾,当宝宝吃饱了在睡梦中会显露出甜美的微笑,说明他很舒适。婴儿从2~3个月开始,他的情绪不仅受生理需要调节,也受心理需要的控制:2个月开始,当成人逗引时会出现应答性微笑;这种微笑发展愈来愈频繁,3个月时会“啊 呀”发声;当成人离开时他的微笑停止,会发出某些声音或用眼寻找父母,希望父母和他面对面逗笑玩:如果成人不应答,孩子会哭泣,情绪低落。因此,为了发展婴儿愉快和稳定的情绪特征,父母尽可能多地和婴儿接触,与他玩耍,同他说话,给他唱歌,包括那些看起来不太费事,也不太哭闹的孩子。不可因为孩子天性安静而让他一个人待着,被忽略的孩子同样会出现“淡漠人生”的情感。父母日夜照顾婴儿,在满足他的吃睡和身体舒适的需要的过程中,婴儿逐渐对照顾他的成人产生依恋感情。如果能培养安全依恋型的孩子,容易养成稳定的情绪,因为他对成人有一定的信赖感,不怕父母离开,所以他是快乐和安静的。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感情不是一贯的,有时对孩子亲近,有时突然“不告而别”或欺骗孩子,不履行诺言,当孩子因此而十分痛苦或反抗时,又十分粗暴地对待,或者对孩子的情感需要采取冷淡的态度,这会形成不安全依恋型。这些孩子会变得易生气、急躁、多疑、焦虑、担心、不肯探索周围事物、不愿接触生人,因此,在认知和社会交流技能发展方面均受到局限。这些孩子平时很少有愉快的情绪,表情呆板,是因为他们发出的感情信息会受到冷落,为了避免遭受缺乏温暖的回报的痛苦而采取冷漠的预防措施,像很多福利院的孤儿常常有这种表现。所以,父母应注意在孩子不同年龄段的不同情绪要求,给予不同内容的感情照顾,帮助孩子适应成人社会中对他来说不可避免的环境要求,这将有助于逐渐培养孩子乐观而稳定的情绪。

    安论工作队

    2022-12-10

    733
  • 孩子长白头发,不一定是营养不良,也有可能是这些原因导致的

    你家孩子头上有白头发吗?看到孩子头上的白头发,很多家长会很自然的就想到孩子是不是缺少什么营养素?或者有的还会开玩笑,说孩子不愁吃不愁穿的,能有什么事把头发都愁白了?其实,孩子偶尔长白发是一种正常现象,家长不用过分担心。头发是由毛干、毛根、毛囊和毛球组成的。露出皮肤的部分是毛干,俗称头发,藏在皮肤里面的部分叫毛根,包住毛根的部分是毛囊。毛囊中膨大的部分叫毛球,黑素细胞和黑素就分布在毛球里。黑素有两种,一种是黑棕色的真黑素,另一种是黄红色的褐黑素。当黑素不断被运输到毛发的皮质中,就会形成毛发的颜色。头发的颜色是由毛发内黑素的含量、性质和分布决定的,会随黑素的含量和分布而变化,从而出现黑色、黑棕色、棕色、黄色和红色等多种颜色。所以,头发并不是只有黑色一种哦!但大家也看到了,上面说的这些颜色中并没有白色,那为什么还会有白色的头发呢?头发变白的原因很复杂,比如,黑素细胞的减少,黑素细胞生成的黑素变少,黑素进入毛发皮质过程中受阻,等等,都可能会导致白头发出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第一,年老出现的白发大多是由于黑素细胞和黑素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直到停止而出现白发。第二,遗传引起的白发。也就是说,如果孩子的父母有白发,那孩子也可能会有白发,这是基因决定的,谁也没办法改变。第三,黑素的形成受阻。黑素也叫络氨酸,会在络氨酸酶的作用下合成一种化合物。当络氨酸不足时,头发就会变灰或变白;当络氨酸酶严重不足时,就会得白化病,皮肤和头发都变白。铁、铜、锌等微量元素能促进黑素的合成,B族维生素、叶酸等有助于增加色素和促进氧化反应,一旦缺乏,都会让毛发变白。第四,受外界刺激。比如炎症、抽烟、精神压力会损伤黑素细胞,或者影响激素水平而导致白发。有研究发现,人在极度恐惧、疼痛或者悲伤时,头发或其他毛发会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变白,即一夜白头。但其原理目前还没有定论。第五,受甲状腺影响。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毛囊,促进黑素生成,如果甲状腺功能低下,也会令头发变白。而导致孩子出现白头发的原因,则没有成人那么复杂,就三点:首先,缺乏铁、铜、锌等微量元素或者B族维生素引起。不过正常饮食的孩子一般不会缺乏这些营养素。如果长白发,就不是单纯的白发问题,可能患有其他疾病。其次,白发疾病Kwashiorkor引起。所谓白发疾病Kwashiorkor,即只摄入碳水化合物,而蛋白严重摄入不足导致的营养不良,会出现毛发营养不足,不仅会导致白发,还会伴有手足水肿、肝脏肿大等症状。最后,压力与心理创作伤导致。不过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儿童受此影响的概率有多大,出现的案例中有亲人突然去世,或者严重升学焦虑等情况而导致出现白发。当孩子出现了白发,家长要细心观察,如果孩子只是单纯长白发,就不用担心,看看是不是父母遗传的,保持正常的饮食,做好防晒、用无刺激的洗浴用品、家长别抽烟等等。一旦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就要尽早带去看医生:第一,头发白,皮肤也白,可能是白化病,或者白癜风。第二,头发变淡、变白,小便有老鼠尿味道,这是苯丙酮尿症,基本在新生儿时就能诊断出来。第三,头发变淡、变白,无精打采,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落后,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另外,白头发不会越拔越多,因为头发的数量取决于毛囊数量,拔白头发会损失一些毛囊。如果不想拔,就用剪刀小心地剪掉它。

    安论工作队

    2022-12-09

    614
  • 孩子坐安全座椅时不宜穿羽绒服

    冬季自驾出行时,家长千万记得不要让宝宝穿着羽绒服坐在安全座椅上哦!长沙理工大学做过一次碰撞实验,长50米的轨道,车辆以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撞向墙壁。实验发现,撞击时,穿着羽绒服的假人宝宝从羽绒服里飞了出去。同样实验对比,不穿羽绒服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假人宝宝并没有飞出去,只是在座椅上微微回弹。美国广播公司NBC的节目中也做过类似的实验。在时速30英里(约48公里)的速度下发生碰撞,身穿羽绒服的假人宝宝直接从安全座椅中“飞”了出去!没穿羽绒服的假人宝宝则被牢牢地固定在安全座椅上,避免了严重的伤害。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是由于羽绒服的面料材质比较光滑,宝宝穿上羽绒服后,坐姿和肩部高度都发生了变化,安全带处于一种松弛状态,羽绒服又比较滑,发生碰撞时,在惯性的作用下,宝宝很容易从安全带里滑落出来。家长这样做:开车带娃出门,坐安全座椅之前应把羽绒服(或其他厚外套)脱掉,如果担心宝宝会冷,可以把脱下的羽绒服、外套或小毛毯盖在宝宝身上。

    安论工作队

    2022-12-08

    582
  • 少看电视,少玩手机孩子就不会近视?这些才是预防娃近视的关键

    据国家卫健委2021年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也就是说,两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是近视。在很多父母眼中,现在的孩子近视率之所以这么高,跟手机、电视、电脑的普及率有关,不过,孩子近视的原因,还真不是这么简单。近视的出现,可以分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类。有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那么孩子近视的可能性会比其他孩子增高。不过相比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往往更重要。一般来说,影响孩子视力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户外活动时间不够现在很多家庭父母都要上班,经常只能在上班前或下班后抓紧时间带孩子出门溜达一圈。但不管是早上还是晚上,父母的时间都是非常有限的,能带孩子出门的时间就更少了。如果是老人帮忙带孩子,受老年人的身体条件影响,也不能长时间待在户外,加上为孩子着想,担心在户外磕到碰到,因此会减少户外玩耍时间,也会造成户外活动时间不足。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过长现在越来越多的生活事项需要在手机或电脑上完成。尤其是新冠疫情以来,上网课的频率也非常高,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是越来越长。再加上很多家长由于工作太忙或家务太繁重,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孩子玩耍,当孩子哭闹时,他们会选择用手机或pad等电子产品来哄孩子。研究表明,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会出现视物模糊、眼胀、眼痛等视觉疲劳现象,长此以往,会加速近视的发展。从小开灯睡觉宝宝的视神经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适应环境变化的机体调节能力差,如果卧室开着灯,会改变宝宝区别昼夜的自然规律,导致睡眠时间缩短,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同时还会影响宝宝的视力发育,将来患近视眼的概率要高出关灯睡觉的宝宝。正确做法:准备一盏可调光的夜灯,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宝宝有动静的时可随时打开照明。通常半夜醒来,我们的眼睛已经习惯黑暗,只要打开一点点光就可以看清了。如何保护孩子的视力?加强体育锻炼,尽量保证每天1-2小时的户外活动万物生长靠太阳,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是保障孩子眼球正常发育的前提。对于有一定活动能力的孩子,家长可以陪同一起玩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随着球体远近运动,可以达到提高视力的目的,还能增强大脑的反应速度。对于比较小,还不能从事球类运动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一些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帮助ta转动眼球,远看近看交替进行,可以增强眼部肌肉的运动能力和调节能力,带孩子外出看看蓝天、绿植等,让眼睛接触自然光线。确保孩子长时间活动的地方,采光照明要充足如果是已经上学的孩子,在高强度用眼时(如写作业、做手工),一定要保证现场的光线充足,必要的时候可以增加台灯作为辅助照明。对于比较小的孩子,则需要避免在光线昏暗的条件下,让宝宝做一些用眼辨认的游戏,比如识字、拼图等。严格控制孩子看电子屏幕时长,年纪越小时长越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发布的儿童屏幕时间指南,2岁以下儿童建议不要使用电子屏幕,2岁以上儿童每天也不要超过一个小时。除此之外,家长们还可以按照“20-20-20”法则,每使用电子产品20分钟,让孩子进行远眺,远眺距离最好达到20英尺(6米)以外的物体20秒以上。饮食注意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除了运动和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家长还需要从孩子的饮食作息入手保障孩子视力健康。在日常的饮食生活中,要注意让孩子少吃零食和油炸食品,多吃水果、蔬菜,比如胡萝卜、香蕉、杏子、芒果、柑橘、猕猴桃、苹果,以及动物内脏和粗粮等食材,富含维生素A、B1和C,对眼睛非常有好处。还可通过奶制品、干果来增加锌、钙、磷、钼等微量元素摄入,提高视觉敏感性。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是让眼睛休息最好的方式。为了更好地呵护孩子的眼睛健康,家长需要多花时间带孩子到户外走走。有了父母家人的全心陪伴,孩子们就能去发现更多电子产品以外的鲜活世界,他们就不会总盯着电子屏幕了,近视的风险也能大大降低。

    安论工作队

    2022-12-07

    1988
  • 这几类孕妇,生产时最容易遭遇“手剥胎盘”,比生孩子疼100倍

    当准妈妈从子宫收缩疼痛开始直到宝宝顺利生产,那种生不如死的痛只有体验过的人才懂,可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妈妈,要经历更非人的折磨——“手剥胎盘”。A:孩子出来了,可胎盘留在子宫里死活不出来,医生让忍着点,把手伸进去掏,说有残留的话很危险,反复掏了几次,才确认说没有残留了,那感觉,真的像是有人在生生的撕扯你身上的肉B:生孩子不是最痛的,手剥胎盘才真的叫疼,疼到让你怀疑人生。真的是比生孩子要疼100倍!C:生孩子的时候没怎么哭,手剥胎盘的时候哭得人都要休克了,那种感觉身上的肉被拽掉的体验,再也不想经历第二次。那么,到底什么是是“手剥胎盘”,为什么有的产妇需要经历这样的痛苦呢?这种情况能不能提前避免?继续往下看。生产时的总产程分三步:第一步,为第一产程。指子宫颈从闭合状态到子宫颈口全部开全的过程,就是俗话说的“开十指”。第二步,为第二产程,指子宫颈口从全开到胎儿顺利出生的过程。第三步,为第三产程,从胎儿出生之后到胎盘完全娩出的过程。如果妈妈们的第三产程过长,等待时间超过30分钟以上,胎盘还没有正常娩出,那就需要采用人工方式协助胎盘娩出。也就是人工剥离胎盘术,又称“手剥胎盘”。手剥胎盘的操作方式就是医生一只手伸入子宫,找到胎盘的位置,另一只手在妈妈肚子上保护子宫,防止子宫外翻,然后将胎盘轻轻剥离子宫,并取出。取出胎盘之后,医生还要再次将手伸入子宫进行检查,防止有残留在子宫内,直到确定子宫被清理干净为止。只看这段描述,很多人就已经浑身发抖了吧!而且如果是顺产,很多产妇是不用麻药的,所以剥离胎盘的过程相当于直接剔骨剜肉!所以,每个当妈的,生娃真的是从鬼门关跑了一趟。如果产妇不得已经历了手剥胎盘,在术后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手剥胎盘术后,一定要注意观察产妇的出血情况,出血量过多或有其他异常情况及时联系医生。其次,注意保养身体,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最后,就是除了身体上给予的护理,重要的还是心理上的关心疏导,为有过“手剥胎盘”经历的产妇们解除心理恐惧。当然不是所有的产妇都要经历手剥胎盘,下面这几类妈妈要特别注意:胎盘黏连:胎盘全部或者部分粘连在子宫壁上,无法自行剥离。常见于子宫内膜受损或炎症。产程过长:生产时间过长,产妇体力消耗太大,子宫收缩无力,胎盘不易娩出。多次流产:多次流产,可使子宫壁变薄,从而增加胎盘粘连几率。加上多次清宫也可使子宫壁失去弹性,影响子宫收缩。前两项在生产过程中,妈妈们或许不能直接左右,但最后一项,妈妈们却是可以杜绝的,比如做好防护,减少意外怀孕的几率,减少流产的可能性。所以,孕育生命的过程,真的是闯关,有时候甚至要冒生命危险,妈妈们一定要学会爱自己,作为丈夫,也要给妻子足够的陪伴和呵护!你在分娩时,有经历“手剥胎盘”吗?

    安论工作队

    2022-12-06

    2928
  • 滴鼻、喷鼻、洗鼻有什么区别?哪种方法对宝宝更好?

    宝宝鼻涕多,呼噜呼噜地让人听着难受,而且如果鼻涕长期停留在鼻腔中,就会导致鼻痒、鼻塞、呼吸不畅、头晕头痛,严重的还可能会引起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结膜炎等疾病。这时候,想要让宝宝鼻腔保持舒爽通畅,就要做好鼻腔的清洁。清洁鼻腔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滴鼻、喷鼻、洗鼻。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滴鼻一般市面上的滴鼻剂是让盐水滴很自然地流入鼻孔,让鼻腔更加湿润,相对而言也是操作最为温和的一种方式。小月龄的宝宝就可以用它来处理鼻腔里干硬的鼻垢,或少量非常粘稠的鼻涕。使用方法:①清洗双手,如果宝宝有鼻涕,那就需要在清洁鼻腔前用卫生纸蘸上冲洗盐水,而后擦拭鼻腔;②把宝宝的头向一侧倾斜,将冲洗盐水滴入鼻腔;③让宝宝把头换一侧,再重复一次;④清洗完成后,帮助宝宝擦拭鼻腔或嘴唇上方残留的盐水。注意:给宝宝清洗时,家长们一定要注意控制好力度,以防液体倒灌进耳朵里。等到生理盐水滴入鼻腔,这些鼻垢或者粘稠的鼻涕就会得到软化,家长们可以用吸鼻器吸出来或者用小夹子把它们夹出来,当然也可以等小宝宝自己打喷嚏打出来。这里提醒一下,所有市售的洗鼻盐水成品,都需要尽量保证容器的内部干净无菌,一旦产品受到污染,那么用其清洁鼻腔就可能会导致鼻部感染。所以,家长们如果开封了整支的生理盐水,尽量在开封后24小时内用完,超过时间最好丢弃。如果有些瓶口和包装做了特殊设计的产品,开封后可以使用更长时间,具体看说明书上开封后使用时间的提示。喷鼻喷鼻指的是将盐水通过泵头打成细小的雾化颗粒,然后喷入鼻腔中,让盐水能够扩散到鼻腔的深部。相较而言,其湿润鼻腔的效果要比滴鼻更好一些,不过水量较小,清洁的效果比起洗鼻要弱一些,有时很难冲洗干净鼻腔深处。不过,它的优点在于方便携带、不易受到污染。对于日常鼻腔保健和分泌物较少时的鼻腔清洁更为适用,可以让鼻腔黏膜保持湿润和干净。一般这种喷鼻产品都会区分为幼儿版和成人版,幼儿版的泵头更小或者更柔软,水雾也会更加轻柔,舒适程度较高,相较于洗鼻而言更容易让小月龄宝宝接受,也不容易诱发呛咳、耳痛等不适反应。使用方法:①小月龄宝宝,可以让他们侧躺,喷朝上的那侧鼻孔,然后交替进行;②两三岁以上的宝宝,可以让他们坐着或者站着、头稍微向前倾,一侧一侧鼻孔去喷。通过这样操作后,鼻腔的分泌物就会从鼻孔或嘴巴中流出。洗鼻洗鼻,又称为鼻腔冲洗,指的是用一定的压力把温盐水通过一侧鼻孔注入鼻腔,绕经鼻咽部后,借助水流的冲击力,把鼻涕从另一侧鼻腔冲洗出的过程。这是一种更为充分和有效的洗鼻措施,水量相对较大。目前,洗鼻工具比较多:如雾化洗鼻器、电动脉冲式洗鼻器、挤压式的洗鼻瓶、洗鼻壶、鼻腔冲洗注射器等等,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年龄选择适当的产品。使用方法和喷鼻差不多,但是需要孩子配合,在液体进入鼻腔时最好保持嘴巴张开、哈气,以免出现呛咳。冲洗鼻腔时,需要注意挤压洗鼻器时的速度和力度,以免产生以下这些不良反应:①鼻痛,恶心,呛咳;②咽鼓管口附近压力异常、导致中耳压力改变和耳痛;③通过咽鼓管把水冲入中耳引起耳痛。如果因为炎症导致鼻粘膜水肿程度较重,那么在洗鼻之前也要先进行特殊处理(提前使用鼻粘膜减充血剂等),避免出现上述不良症状。一旦在冲洗鼻部的过程中感觉到疼痛,就应该立刻停止冲洗,可以通过活动下颌关节来进行缓解,如果症状仍然持续,就要及时去医院就诊。长期鼻腔清洗并不会对鼻粘膜产生不利的影响,但它只是治疗鼻炎的一部分,不可以代替药物和其他治疗。如果症状一直得不到缓解,或者鼻炎反复发作,就需要去医院听医嘱进行治疗。

    安论工作队

    2022-12-05

    2198
  • 婴儿的养育人经常更换有什么影响?

    婴儿的养育人要尽可能固定,最好是妈妈或者爸爸亲自带养,如果是奶奶或姥姥带养也可以,但是一定要固定一个有爱心的人,这位带养者最好爱说话。我见过一个孩子,奶奶和姥姥轮流带养,每人带养一个星期,结果,这个孩子反应非常迟钝、呆板,智力发育有问题。我想可能是依恋出了问题。婴儿和固定的抚养人之间会建立一种默契,婴儿的需求会得到抚养人相应的回应,婴儿会感到他的一切需求会有相同的应答,就会对他人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这样他才有兴趣寻求视觉、听觉等刺激,进行探索、学习。但是,抚养人每周变动,养育的风格会不同,使他无法预测,他可能会产生不安全的感觉,就不快乐,也就没有兴趣和人交流和探索了。所以,这种情况,可以固定奶奶或姥姥某一位带养孩子,另一位帮助做家务,换一种方式分担劳务。同样的道理,照看孩子的保姆最好也不要频繁更换。

    安论工作队

    2022-12-04

    733
  • 年龄大一点更容易怀双胞胎?关于双胞胎的3个真相

    看到别人家的双胞胎,总忍不住多看几眼,想着自己也能生一对就好了,甚至有的人为了生双胞胎去吃排卵药。除此之外,网络上也流传着很多能生双胞胎的说法,什么年龄大容易怀双胎,吃“多仔丸”可以多仔?等等。今天我们主要从3个方面来说说,那些网传的跟双胞胎有关的问题,到底哪个是真的,哪个是谣传。年龄越大越有可能怀上双胞胎?都说生娃要趁年轻,那为什么总有人说,想怀上双胞胎年龄越大越容易呢?其实这是有科学根据的,能怀上双胞胎主要是因为两种可能:女性一次同时排两个或以上的卵子,或者是胚胎分裂异常。而年龄越大的女性排卵时发生异常的概率会更高,从而增加了怀双胞胎的几率。但是,年龄大了怀孕要面临的风险也更大,胎儿出现异常的概率更大,生产时出现的并发症也就更多,产后恢复也较慢。所以,为了怀双胞胎而特意推迟怀孕的时间,而且能不能怀双胞胎还是个概率问题,去冒这个险实在是得不偿失。怀上双胞胎要吃双倍的叶酸?有的妈妈在备孕期间就已经吃了半年的叶酸了,怀上双胞胎后更是自觉,吃双倍的量。有这种意识是非常好的,叶酸是保证胎儿神经健康发育的必备营养,但怀双胞胎时并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这样来计算需要的量的。根据有关数据表示,一个胎儿每天需要摄入叶酸的量为400μg,双胞胎每天摄入叶酸的量一般应为1000μg,相当于1mg的分量。不过具体的量还是要遵循医生的指引,根据妈妈和宝宝的身体状况来决定。不能过量服用,也不能忽视叶酸的重要性。服用排卵药能增加怀双胎的概率?从医学角度来看排卵药的存在,确实帮助了不少有生育障碍的夫妻。但也有部分年轻的备孕父母,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擅自购买服用所谓的“多仔丸”来增加怀上双胞胎的概率,殊不知,乱用药物会直接威胁母子的健康和生命。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成果显示,全世界大概占12%~16%的夫妇不育不孕,其中由排卵障碍所致的有31%~40%。因此促进卵巢功能,诱发排卵是治疗排卵障碍所致的不孕症的主要治疗手段。常用的排卵药主要有氯米芬、促性腺激素,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以及类似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排卵中药等。但要切记的是,排卵药物主要是通过促进排卵来治疗有排卵障碍的不孕症患者,并不适合个人单方面想生双胞胎而去购买服用。而且这类患者在使用这种药物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引下才能使用。医生会根据患者最新的检查报告,明确诊断并开出合适个人分量的药方。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医生也必须持续跟踪患者用药反应,随时进行药量调整或停用。其实,在生孩子这件事上,孩子和大人都健康才是一个家庭幸福的来源,一个也好,两个也好,只要健康、顺利,都是好的。

    安论工作队

    2022-12-02

    1251
  • ​宝宝囟门出现这4个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

    “宝宝哭闹的时候,囟门就会凸起来,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宝宝一周岁了,囟门还有闭合,正常吗?”“宝宝囟门还没有闭合,需要戴帽子保护吗?”囟门对小宝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家长们关于孩子囟门的问题也非常多,别着急,今天我们把大家关注的这些问题一次性都解决了。囟门是什么婴儿早期,宝宝的头颅骨还没有完全发育好,骨骼之间有较为明显的缝隙,大的缝隙称为囟门。新生儿其实有6个囟门,分别是前囟、后囟、2个碟囟和2个乳突囟。但大家通常关注的是前囟和后囟这两个囟门,而平常说的囟门鼓起或者凹陷,指的是前囟门。不同婴儿出生时前囟大小有较大差别,1-4厘米不等,平均约1.5-2厘米;之后随着宝宝头颅骨的生长而增大,可达3-6厘米;6月龄之后逐渐变小,一般2岁前闭合,最小不小于3月龄,最迟不超过3岁。但少数正常儿童会有前囟小闭合早、或前囟大闭合晚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囟门鼓起或者凹陷囟门正常状态下是柔软且平坦的,但宝宝的囟门时常可以摸到或观察到有搏动,尤其是在宝宝哭闹或激动的时候搏动得更厉害。囟门鼓起或凹陷,不严重的或者宝宝毛发茂密的,要用手触摸才可以感觉到,囟门鼓起的时候,用手摸的感觉是很饱满、有紧绷感,囟门凹陷则是软软的,空空的感觉。如果囟门鼓起或凹陷严重的话,用肉眼就可以直接看出来。1.囟门鼓起当宝宝哭闹时,囟门可能会有点凸起,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处理。当宝宝平静下来后,囟门也就不鼓了,会恢复之前的平坦。如果宝宝囟门鼓起,首先要尽量让孩子安静休息、避免哭闹,倘若出现意识不清或者频繁呕吐现象,可以暂停进食和饮水,及时送医院检查。2. 囟门凹陷囟门凹陷常见于脱水的情况,比如反复呕吐或腹泻、使用大剂量脱水剂、严重中暑超大量出汗,或者是长期营养不良等。如果囟门只是轻微凹陷,一般可能是轻度脱水,那么只要给宝宝多补充水和电解质即可。而如果孩子囟门明显凹陷,同时伴随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口唇干燥、皮肤弹性差、尿量少等症状,则要注意是不是中度或者重度脱水,需要及时就诊评估,然后做进步一步的处理。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检查1. 宝宝出现眼窝和前囟门很明显的同时凹陷,精神状态差、皮肤弹性不好、尿量少等症状,此时需要就医检查。2. 宝宝在不哭不闹平静的状态下,前囟门鼓起,并伴有精神差、呕吐、抽搐、发热、生长发育迟缓、头围异常偏大、眼球活动异常这些情况中的任何一项,建议去医院就诊。3. 如果宝宝的囟门在3月龄之前就已经闭合,或者3岁之后还没有闭合,同时还出现烦躁、哭闹、睡眠不安、多汗、水肿、精神萎靡、鼻梁塌陷、生长发育落后、头颅与四肢不成比例等症状,需要就诊由医生评估是否有什么特殊问题。4.如果囟门超过4厘米,或者不足3月龄的宝宝前囟闭合到只有指尖大小,且伴有头围异常、生长发育异常和行为异常等情况,也需要就诊评估情况。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单一的囟门大小没有任何临床意义,家长也不用担心自己宝宝的囟门比别的孩子大或者小,这需要一些信息来进行综合判断,比如结合宝宝的生长发育、体格检查等等。宝宝囟门虽然只有方寸之大,但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有很多,它是反映宝宝健康的一个重要窗口,家长们确实不容忽视。

    安论工作队

    2022-11-29

    595
  • 宝宝咳嗽怎么喝蜂蜜?一次喝多少?喝哪种蜂蜜好?

    孩子咳嗽的时候喝点蜂蜜,我们已经建议过很多次,但很多家长还是不明白,多大的孩子可以喝?每次要喝多少?喝哪种蜂蜜效果好?今天来一次说清楚。孩子多大可以喝蜂蜜?哪些情况不能喝?蜂蜜能缓解宝宝的咳嗽症状,让宝宝舒服一些。早在2013年美国儿科学会就建议,1岁以上的儿童,因为普通感冒而咳嗽,在睡觉前喝1勺蜂蜜,能起到良好的缓解咳嗽作用,而且能降低使用其他止咳药的风险。还有一项研究表明,2岁以上,因为上呼吸道感染而导致的咳嗽,睡觉前喝一勺蜂蜜,可以减少夜间咳嗽症状,有助于改善睡眠状况。蜂蜜缓解咳嗽症状的效果和一些常见止咳药的效果不相上下。《中国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中也有说明:蜂蜜缓解咳嗽症状的效果和镇咳药物效果不相上下。蜂蜜对咳嗽有缓解作用,是因为蜂蜜里含有大量的糖。大量糖分可以促进唾液和呼吸道黏液大量分泌,分泌的黏液在呼吸道形成一层膜,起到保护作用,从而缓解咳嗽症状。蜂蜜缓解咳嗽症状的效果毋庸置疑,但并不是所有宝宝都可以服用。1岁以下宝宝不能喝蜂蜜,因为一岁以下的宝宝肠道还没有发育完全,而蜂蜜中含有一种肉毒杆菌及芽孢,用后有中毒风险,可能导致呼吸系统偏瘫和神经肌肉失调,后果非常严重。对花粉过敏的宝宝,也不建议喝。如果不确定宝宝是否会过敏,可以少量给宝宝试一下,然后注意观察孩子。看宝宝是否出现:口周泛红、起疹子、呕吐等过敏症状。一般食物引起的过敏会出现在几分钟到2小时。如果两个小时后没有反应,就可以放心继续食用。直接喝还是兑水喝?一次喝多少?一天喝几次?按照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蜂蜜兑水不兑水都有效果,上面专家实验都是直接给孩子喝,没有兑水。如果宝宝直接喝感觉黏稠或者有困难,可以兑水喝,但是不能稀释成蜂蜜水,比例按照温水和蜂蜜1比1就可以。需要注意的是,喝完蜂蜜后要半个小时之后再喝其他的水或者奶。具体用量建议如下:1岁—5岁的宝宝,每次建议用量为2.5毫升,大约为半勺,每天喝1到3次,需要连续喝三天以上。6岁—11岁的儿童,每次建议用量为5毫升,大约为1勺,每天喝1到3次,需要连续喝三天以上。12岁以上的儿童,每次用量建议为10毫升,大约2勺,每天喝1到3次,需要连续喝三天以上。具体什么时候喝,要看孩子哪个时间段咳嗽得较严重。比如:宝宝白天不怎么咳嗽,但是睡觉前咳嗽的严重,那就睡前吃一次。如果宝宝全天咳嗽都比较严重,那就可以一天吃三次。一般连续吃三天以上效果比较好,如果三天之后还咳嗽就接着吃。蜂蜜饭前饭后吃都可以,如果担心饭前吃影响孩子食欲,导致饭量减少,那就饭后吃。蜂蜜虽然能起到缓解咳嗽的作用,但是也建议家长不要频繁使用。咳嗽是一种保护机能,是身体排出呼吸道异物的一种方式。家长们不要一听见孩子咳嗽就想马上止咳,那样容易导致隐藏病情,反而不好。喝蜂蜜会导致蛀牙和肥胖吗?大家都知道吃高糖食物会影响孩子牙齿健康,也可能导致肥胖。那为什么还是建议给孩子喝蜂蜜呢?首先,喝蜂蜜缓解咳嗽是一种短期方法,应急方法,也不需要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症状缓解后自然就可以停止喝。其次,如果孩子觉得蜂蜜甜想要天天喝,家长们可以告诉孩子,这是治疗咳嗽的方法,和我们平时吃水果和糖果不一样,不能想吃就吃。最后,建议家长每次喝完蜂蜜后要用清水给孩子漱口、刷牙,及时清洁口腔卫生。因为蜂蜜比较粘稠,所以在清理时要仔细认真,照顾到每一个牙缝,这样就能大大降低宝宝蛀牙的风险。哪种蜂蜜效果最好?那么选择哪种蜂蜜最好呢?根据相关报告,对于缓解咳嗽的效果,不管哪种蜂蜜作用都大相径庭,不相上下。不同的只是味道和颜色有所区别罢了。所以家长们不要纠结选择蜂蜜的品种,而要关注蜂蜜的购买渠道和品质。要在正规的商家选择质量合格的商品。最后提醒各位家长,蜂蜜是起到缓解咳嗽的作用,并不能治疗引起咳嗽的疾病,孩子咳嗽严重,还是要及时去医院。

    安论工作队

    2022-11-28

    593
  • 孩子总跟你唱反调,只要摸清这3个套路,分分钟就能搞定他

    后台收到一位家长的咨询说,最近很苦恼,家里三岁的孩子现在总是和自己唱反调。把奶奶择的青菜全部洒在地板上,玩具不肯收拾。喊她吃饭不搭理人,洗完澡不肯穿衣服。晚上明明已经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但就是不肯睡觉。自己又气又烦,孩子这是故意跟自己唱反调吗?其实,我们发现孩子稍微长大一点,就不像小时候那么“可爱”了,处处跟你唱反调,而且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他就是故意的。这是为什么呢?唱反调,是好奇心作祟心理学上有个白熊实验,当受试者被要求不要去想一只白熊时,白熊的形象便在脑海中清晰呈现,挥之不去。这是因为,“不要去做”的禁止提醒,实际上是一个“要去做”的关注提醒。小杰妈妈曾吐槽过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这天,小杰在上物理课,物理老师讲完热学知识后,提醒同学们千万不要用舌头舔冰箱里的霜,否则舌头会被冻住。小杰很好奇,冰块不是滑滑的吗?真的会被粘住吗?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小杰脑海里挥之不去。放学回到家,小杰用舌头去舔冰箱冷冻库结霜处,结果舌头真的被冻住了……孩子的好奇心是成长的内驱力。他们故意捣蛋,不让做的非要做,其实是试图探索未知的世界。家长越是不让,他们越是觉得好玩和神秘,便越是迫不及待地想去实践。对于这种情况,父母应多给孩子正面的引导,少说“不”、“别”等词汇,同时要避免限制或压制孩子的好奇心,比如对孩子因为好奇造成的破坏不能容忍,批评指责孩子的探索行为。父母可以为孩子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发展他们好奇心的条件,鼓励孩子在探索的同时,也教会孩子要做好应对措施,保护自己,也不要伤害别人。唱反调,是希望引起关注小孩子通过闹别扭来引起关注,这在多孩家庭中非常常见。婷婷本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可自从有了弟弟之后,就变得调皮捣蛋了。原来,大人都把把重心放在了弟弟身上,婷婷自然就被冷落了。比如以前都是妈妈送婷婷去幼儿园,有了弟弟后,妈妈再也没送她去过幼儿园。于是,婷婷就经常和大人唱对台戏,父母不让干什么,就偏偏干什么,有时候还顶嘴。其实,婷婷这样做就是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对于多孩家庭来说,父母要给大宝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知道,小宝的到来并不会分走爸妈的爱。同时不妨让大宝也参与到照顾弟弟妹妹中来,比如与大宝商量穿什么衣服,帮小宝一起准备食物。在这些互动中,不仅能陪伴大宝,还可以让大宝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更有成就感。唱反调,是在争取自主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经历叛逆期。两三岁的孩子会经常说“不,我不要”,学龄期的孩子做事写作业总是磨磨唧唧,初高中的少年,会想要摆脱父母的控制,自己做主。这种唱反调,只因他们对某些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独立思维发展的正常表现。这时候,家长要学着做“甩手掌柜”,把做事的主动权交给孩子。比如让孩子参与到规则制定中来,几点睡觉,看电视能看多久,练习乐器多久,都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而不是让孩子被动地接受任务。心理学上有个常见的现象,叫作自证预言,是指对他人的期待会影响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期望行事。当遇到“爱唱反调”的孩子,不要武断地去定义这个行为,更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而是去冷静地面对。不妨先深呼吸,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孩子会唱反调一般是在什么情境中?我平时是如何处理的?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否有效?我想达到的效果是什么?什么才是适合我的孩子的方式?想清楚这些问题,你会发现,孩子唱反调,不一定是一件坏事,这只是亲子沟通中常见的障碍。处理好了这些问题,不但你们的亲子关系会更融洽,孩子也会越来越优秀。

    安论工作队

    2022-11-25

    833
  • 食物过敏的宝宝辅食怎么添加?这4个原则要牢记

    喂孩子吃饭,本来就已经让家长头疼了。可是如果宝宝还对食物过敏,那就更是怎么喂养都不放心,就怕一不小心,轻则宝宝一身的疹子,重则直接去医院救命了。要知道,食物过敏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腹泻、呕吐、便血、急性呼吸道粘膜水肿等等,甚至还可能威胁生命。因此,家长们在给食物过敏的宝宝添加辅食时,一定要注意规避过敏原。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可以遵循以下4点原则:1.继续母乳喂养如果宝宝不是由于母乳引起的过敏,那么妈妈们在宝宝6个月添加辅食后,还需要继续增加母乳喂养的时间,可以延长到2岁或者2岁以上。因为根据研究表明,延长母乳的喂养时间,可以降低宝宝发生感染和过敏性疾病的风险。而且母乳中的正常菌群,也可以促进宝宝的肠道和免疫系统发育。对于宝宝来说,常见的易过敏食物主要是牛奶、鸡蛋、花生、大豆、坚果、小麦鱼类、贝类等8大类。如果宝宝有明确的过敏原,建议妈妈在母乳喂养期间,也不要吃这些食物。2.每样新食物单独添加不仅是食物过敏宝宝,对于添加辅食的孩子,所有没吃过的新食物,都需要一种一种单独添加。家长们每次给宝宝添加一种新食物后,需要观察2-3天,如果宝宝没有过敏反应,这项新食物就安全过关,可以继续添加其他的新食物了。要是宝宝出现腹泻、呕吐或身上起疹子等症状,则表明宝宝对这种食物可能过敏或不耐受,家长们就要暂停给宝宝食用。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就从此将这个食物从宝宝的饮食清单中去掉了。如果宝宝症状比较轻微,那么就可以在症状消失后过一段时间,比如两周后,继续少量给宝宝尝试,如果依旧出现过敏症状,则说明可能是食物过敏,需要就医进行进一步诊断。当然,要是宝宝第一次食用,过敏症状就比较严重,也需要及时就医。3.新食物少量尝试对于宝宝而言,刚开始添加的新食物量都不要太多,少量尝试即可(一勺尖的量),在宝宝逐渐适应后,再继续增加分量。同时,还需要按照循序渐进的添加原则,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细到粗,以便宝宝消化吸收。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引入的新食材最好安排在宝宝首餐进食时,以便于排除其他食物的影响。4.辅食种类多样化给宝宝添加辅食,优先选择含铁量丰富的食物,同时也要注意食物的种类多样化。在宝宝6个月以后,身体97%所需的铁都来自于辅食,所以,辅食添加首选含铁丰富的食物。比如:含铁高的婴儿米粉、肉泥、肝泥、血液制品(注意不要添加盐)等等,以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但是,光补充铁也是不够的。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优势成分,所以,要做到均衡食物种类,肉蛋、谷薯、蔬果等都需要摄取。为达到宝宝营养均衡,食物多样化的目标,《中国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里就给出了宝宝辅食量的推荐范围:①7-12月龄这个时间段的宝宝,每天所需要的辅食量包括20-75克的谷物和根茎类、15-50克的蛋类(最少一个蛋黄)、25-75克肉禽鱼类、25-100克的蔬菜和等量水果。如果辅食主要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如谷物、水果和蔬菜等,还需要额外增加不超过10克的油类,但是不建议额外加盐。②12-24月龄这个时间段的宝宝,每天所需要的辅食量增加到50-100克的谷物和根茎类、每天一个鸡蛋(最少半个)、50-75克肉禽鱼类、50-150克的蔬菜、等量水果、以及5-15克的油和少量盐。可以先给宝宝添加富含铁的米粉、肉泥和果蔬泥,在7-9个月逐步添加半固体的烂面条、烂粥和蔬果等,10个月以后再开始添加碎末状的肉类、鱼等。当然,奶类也是必不可少的,母乳喂养还需要保持在一定的量,7-12月龄宝宝每天母乳量为500-700毫升;1-2岁宝宝每天母乳量400-600毫升。那么,给过敏宝宝添加辅食,时间要不要推迟呢?并不需要。在添加辅食的时间上,食物过敏的宝宝和其他宝宝没有特殊的地方,都是一样建议在不能早于4个月和晚于6个月添加辅食。因为如果早于4个月就添加辅食,这时候宝宝的消化系统、免疫功能等还不完善,会进一步增加食物过敏的风险。而且这也是变相的缩短了宝宝纯母乳喂养的时间,还可能会造成喂养困难并增加孩子儿童、成年时期肥胖的风险。而如果晚于6个月添加辅食,就会增加铁、锌、维生素A等重点营养素的缺乏风险,容易导致营养缺乏性的疾病,不利于宝宝近期和远期的生长发育。此外,在近几年还有研究表明,过晚添加辅食,也会增加食物过敏和不耐受的风险。

    安论工作队

    2022-11-22

    1276
  • 保护宝宝视力,避开这些误区

    呵护宝宝眼睛,保护视力,需要注意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以下误区最伤宝宝眼睛,家长们可要注意啦!误区1:晚上睡觉不关灯宝宝还小的时候,晚上要经常喂奶、换尿布,很多家长会留盏灯睡觉;到大了一点,宝宝单独睡觉,因为害怕,也喜欢开着灯才能睡。尽管宝宝闭着眼,眼皮能遮蔽光线,可如果人工光源太亮,光线就会穿透宝宝的眼皮。无法让瞳孔放松休息,睫状肌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增加患近视眼的几率。家长这样做:建议把小夜灯的开关放置在伸手就能够到的地方,需要时打开,用完立即关上。误区2:外出时给宝宝遮住眼睛婴儿期是视觉发育最敏感的时期,如果有一只眼睛被遮挡几天时间,就有可能会造成被遮盖眼永久性的视力异常,也就是医生所说的“形觉剥夺性弱视”。家长这样做:不要随意用物品遮盖宝宝的眼睛。抱宝宝外出时,如果阳光太刺眼,可以通过调整抱姿,不要让孩子直视太阳就可以,误区3: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孩子过早接触和长时间观看电子产品都可能会增加近视风险。家长这样做:除视频聊天外,不要给 18~24 个月以下的儿童使用电子设备;18~24 个月的孩子,需要在大人的陪同下观看;2~5 岁的孩子,限制每天观看 1 小时的高质量节目。误区4:户外活动过少有些宝宝比较宅,不喜欢进行户外活动。长期缺乏充足的自然光照,会影响宝宝的视觉发育。而增加宝宝的户外活动时间,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宝宝患近视的风险。家长这样做:一般1-3岁的宝宝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需要保持在1.5-3小时左右,3岁以上的孩子也应尽可能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外出活动要避开中午阳光最强烈的时候,可以选在早上或者傍晚让宝宝感受舒适的自然光线,对预防近视也大有好处。

    安论工作队

    2022-11-21

    890
  • 孩子有这3个症状,可能是肾炎的信号,一定要重视

    秋冬季节是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如果你家宝贝有以下症状:尿液里有泡沫而且很久不会散开,眼睑部出现水肿,吃饭没有胃口,总是反复感冒……那千万不要以为宝宝仅仅是感冒了,小心宝宝这可能是患上了肾炎。孩子也会有肾脏类疾病?说起儿童肾炎,大部分家长都会觉得惊讶,这不是大人才会得的病吗?怎么小孩也会有?有的甚至表示出恐慌:“这么小就肾炎,以后不是要透析?”其实,儿童肾炎真没大家想的那么可怕,它其实是一种儿童常见疾病。多出现在学龄前儿童中,3岁以上的儿童最多见。引发儿童肾炎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性感染,当患儿体内受病毒入侵,就会导致身体平衡被破坏,自身免疫力下降。儿童又是免疫力低下的核心人群,很容易出现感冒、发烧、咳嗽等症状,当这些疾病严重的时候,就会扩散至肾脏部位,使肾脏发生病变,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炎。儿童患上肾炎后,容易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进而肾脏受损,排泄受影响,容易造成电解质紊乱。如果没引起重视或是没及时就医,就可能会导致急性肾衰竭。儿童肾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因为疾病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孩子仅仅表现出比较容易疲倦、没力气,提不起精神,食欲减退等症状,并不容易引起家长的注意或重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轻微的症状就容易转为慢性肾脏疾病,甚至更严重的尿毒症等。所以儿童肾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很关键的,要重视常规的体检筛查,警惕肾脏的报警信号。1.身体浮肿浮肿是儿童肾炎早期的常见症状,70%的患儿症状明显。首先浮肿会出现在孩子的脸上和眼睑处,继而蔓延到全身。而早期产生浮肿的主要原因是:肾脏对水的排泄和调节功能受到损坏,加上蛋白流失导致低蛋白血症,使患儿体内的水和钠增多。如果发现幼儿身体出现水肿,就要及时带他到医院检查。检查方式有:血常规、尿常规、双肾B超、肾功能检查等,医生通过这些检查再加上观察孩子的临床症状,就可以初步判断孩子是不是得了肾炎。2.血尿一半以上的患儿有肉眼可见的血尿,尿色呈洗肉水样或茶褐色。也可能在显微镜下检查才可以发现,尿液外观变化不明显,但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当然,血尿的原因众多,肾炎只是其中之一。如果家长发现宝宝尿液是血尿,而且不清楚原因,那么就需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3.尿中泡沫增多肾炎早期可能会有尿中泡沫增多,而且连接在一起的时间还很长,这可能提示尿中蛋白增多,但这个症状不是很明显,容易被忽视。因此有这种情况的话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以排除蛋白尿的可能性。除了上述的一些症状外,肾炎患者还可伴有血压升高。当肾炎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时,还常常出现贫血、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当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儿童肾炎起病十分隐匿,临床却没有任何症状,只能通过定期的尿液筛查来发现。如何预防儿童肾炎?要想保护好儿童的肾脏,就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1.常规尿筛查建议儿童每年接受一次尿常规检查,简便易行,以便尽早发现隐匿起病的各类肾炎,并给予及时干预。2.预防感冒秋冬是孩子感冒、扁桃体炎高发季节,在儿童患病后,如果不重视,1到3周就有可能引发肾炎,所以如果孩子已经发生了急性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要及时并彻底治好,这样才可以及早地预防急性肾炎。3.饮食生活习惯保持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健康饮水,增强体质;平时避免感染,慎用肾脏损害药物。4.细心观察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当发现孩子有不明原因的血尿、泡沫尿、浮肿时,就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做相关检查,包括尿常规、尿蛋白定量、血肾功能、泌尿系B超等,必要时还需进行肾穿刺病理检查,明确肾炎类型和病变严重程度,以指导临床治疗、判断患儿的预后。

    安论工作队

    2022-11-19

    75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