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侵犯,警惕凶手就是身边的熟人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件,一个让我心疼不已的真实事件。 一个5岁的小女孩到邻居家玩耍,被同龄的小朋友的亲外公猥亵。虽然经医院初步检查,孩子处女膜完好,身体上的伤害不算严重。但是因为这件事情,正在坐月子的这位孩子的妈妈(刚生完二胎)情绪几近崩溃。 孩子说,“这位爷爷用手摸了我下面,先是摸,后是戳,都把我弄痛了,然后还用嘴巴舔我嘴巴,还把舌头伸进去。后来他还把自己的小鸡鸡拿出来让我摸,我不肯……“(太难受,太心疼,写不下去了。) 更让人愤怒的是,那个人渣,居然连自己的亲外孙女也没放过。孩子说,这些事他也对他自己的外孙女做了。这个人渣在面对警察的询问时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 在看到这个孩子妈妈打出来的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实在不敢在脑海里去想象那个画面。正如那位妈妈一想此事就忍不住哭一样,我心抽抽的疼。 想化身武侠高手,飞过去一脚就干掉他; 想看到这个人渣被绳之以法,从重处罚; 想扶住这位妈妈,告诉她要坚强; 想抱住这两个孩子,让她们不再害怕; …… 可是除了这些,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性教育,不要再讳莫如深。家长务必要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陪孩子阅读一些相关的读物,在生活中时常灌输这些自我保护的意识,让我们的孩子能够远离伤害。下面分享一些我最近恶补的知识和自己的想法,欢迎指正。 温蒂,二胎、双胞胎妈妈、复旦、思维训练、乐高、阅读、育儿。此文为本人在今日头条发表的第43篇文章。原创不易,欢迎转发和评论! 一、反儿童性侵,刻不容缓 我一直有种侥幸心理,觉着这样的事情离自己很远,我们听到的应该还是极少数的案例。但是看到这样一些数据,我惊呆了。 据新华社报道,2013年-2015年期间,全国被媒体曝光的儿童性侵案件共968起,受害儿童超过1790名。而未曝光的案件数量可能是这个数据的7倍。 今早自己亲历这位妈妈的哭诉,突然让我意识到,这些离我们很远的事件,或许就会发生在周围。各位家长,真的应该更加重视这个问题,像防拐骗一样,守护好我们的孩子。 二、有些性侵是可以预防的 之前听过张永将的一次公益微课,他通过施害人特点、受害人特点、性侵案件的国内外差异、如何预防等方面的论述,提出了有些性侵其实是可以预防的。 我们先看一个图,《“女童保护”2016年性侵儿童案件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案件的778人中,女童遭遇性侵人数为719人,占92.42%。7到14岁受害者居多,熟人作案的比例高达69.28%,其中师生之间是27.33%,邻里之间是24.33%。(完整的报告,建议大家自行搜索并查阅) 也就是说很多是由熟人作案,那么我们可以提前识别并预防么? 在犯罪学上,一般会把案件分为情景式和癖好式两种类别。 前者不是生理层面的,不是病态式的,是因为有了合适的情景才会发生,而且发生前往往会有一些试探性行为,如果能够及时的被发现和阻止,就能被遏制在萌芽状态。试探性的行为包括摸、亲昵,让孩子觉得不舒服,虽然没有实质性的伤害,但是从定义上来说,它已经是性侵行为了。所以,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这些行为其实已经暗示着危险。 后者,就是我们俗称的变态,是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范畴,这里我不多说。我们仅能做的,就是远离生活中的一些行为怪异的人。也呼吁国家层面能够立法把那些惯犯监管起来。 这些施害者其实具有一些共性的,我们更多的了解一些这类知识,将有助于我们识别和远离危害。具体的,大家可以寻找一些相关的资料查阅,也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观点。 三、生活中怎么做? 既然已经意识到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但是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呢? 第一、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不管遇到什么,孩子愿意告诉我们。前面我提到的那个事件,孩子和妈妈就有很好的关系,所以她能够讲给妈妈听,让父母在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件事情,避免了更可怕的伤害。 第二、尊重孩子说“不”的权力,让他们学会思考和有主见。不要一直命令孩子,也要让孩子表达自己的不满。我小时候遇到过一个伯伯,他特别喜欢我,每次见我就要咬一下我的手,印象中我应该大声叫喊过“我不喜欢你这样做”,而我的爸妈也没有批评过我没有礼貌之类的。我觉得要引导孩子学会说“No!”,一定要拒绝和男性单独待在封闭的空间里,要拒绝别人让自己不舒服的亲昵举动。 第三、让孩子知道要保护自己的身体,要为自己设立安全空间。现在有很多绘本、读物、科普,其实都可以用来作为我们教育的一部分,让孩子认识我们身体的器官,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从小让孩子知道男女的差别,知道自己的哪些部位需要特别的保护,非常重要。下面这些绘本和读物都是值得一看的。建议大家可以讲给孩子听听,生活中也注意多给孩子灌输这些自我保护的知识,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尽量的远离伤害。《不要随便摸我》《不要随便亲我》《小鸡鸡的故事》《乳房的故事》《我们的身体》《我宝贵的身体》《小威向前冲》《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女孩,你该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