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幼儿园开学季,“分离焦虑”这个名词就会引起无数家长的重视,这就给了家长们一份错觉—分离焦虑只有在孩子离开家庭(或者父母)的时候才会被诱发;另一个方面,宝宝日复一日的不断哭闹令家长或恼怒或心疼,手足无措又无可奈何,这就让家长们产生了第二份错误认知:分离焦虑是一种心理疾病。而我们家两个孩子在初上幼儿园的时候,并没有与家长难分难舍的情况,反而欣然向往,到底我们是怎么做到的?这建立在我们对分离焦虑的正确认知之下早做预防。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帮助大家“脱坑”分离焦虑:分离焦虑什么时候产生,分离焦虑对孩子的意义,以及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分离焦虑(幼儿阶段)。分离焦虑什么时候产生?善于搜索的家长,会发现对于分离焦虑,百科是这样的一段描述: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约翰·鲍尔比(JohnBowlby)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反抗阶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闹;失望阶段——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那么分离焦虑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答案是:婴儿普遍在8个月龄的时候就会有分离焦虑的情绪出现,必须强调,这是一种“情绪”,而且是婴儿的必经情绪。有的家长会有疑问:我家孩子从出生到1周岁(甚至更久)我都没离开过他,这样也会在此时有分离焦虑的情绪嘛?是的,因为此时的“分离”,并不是单指见不到母亲,还包括了心理方面的分离。在0~6个月龄时,孩子仍未意识到自己和妈妈已经分离成了两个独立的个体,而在7个月龄开始到3周岁期间,孩子就明显意识到妈妈是妈妈,自己是自己。著名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经过大量细致的观察,将三岁前的新生儿分成了三个阶段:正常自闭期(0~1个月),正常共生期(2~6个月),分离期(6~36个月)。细心的家长又会有疑问:为什么说是8个月左右会产生分离焦虑,而不是6个月的时候?这是因为一般6、7个月开始,他们发现妈妈和自己不是一体共生的,但却还不能理解“客体永存性”(即一件事物客观存在,你暂时看不见它,它也是存在的)。但宝宝会以为“看不见”=“不存在”,妈妈离开=妈妈不见了/妈妈不要我了。此时的孩子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见不到妈妈的焦虑,还有心理上与妈妈各自独立的焦虑,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十分矛盾的状态。幼儿心理分离的矛盾状态幼儿在此时面临着怎么样的矛盾呢?非得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又喜又卑,喜在前头卑在后面。【幼儿的喜】这种“和妈妈是两个独立的人”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份惊喜,被孩子视为自己的一项技能,在身体技能上,他可以不依赖父母就做到翻身、抓握物品的动作。在幼儿阶段,他们总是会对自己所掌握的每一项技能充满兴趣:当开始掌握翻身技能,他们就不断翻滚,然后兴奋地看向父母,期待父母的赞许;当开始掌握抓握技能,他们就不断地摔东西然后哈哈大笑,然后又要拿回来,再摔再拿;当开始掌握坐的技能,他们就不愿意躺着,即便不断东倒西歪还是企图要坐起来...剖析他们的底层心理逻辑,他们在此前始终沉溺于自己的小世界里面,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主宰,但是却只有哭喊一项能力,现在他逐渐增添了新技能,仿佛自己的“无所不能”又更进一步,这让他们十分兴奋。【幼儿的卑】这里的卑并不是错别字,不是悲伤的卑,而是自卑的卑。为什么他们会自卑呢?不是说他们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的自恋吗?很简单的一件事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他们只是自认为自己全能而已,而当他们开始实践这份技能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自己原来是那么的弱小。自己一个不小心就会摔下那该死的床,摔出去的东西没人帮忙他就拿不回来,如果没人扶着他就坐不稳...相比之下,此前被他们认为是自己附属的母亲,比起自己来是那么的强大,妈妈总是能做到自己难以企及的事情。一个自以为是全能神的自恋狂,突然发现自己才是最无能的那一个,而真正让他们产生焦虑的是:原本附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全能(妈妈),竟然不是自己的,这个世界有各种他不知道的未知,面对这个世界他是那么的无力。换个角度来想象一下:某天你落在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岛屿,上面有各种你不知道的危险,各种你没见过的野兽,但你有一把枪可以用于自保。但是当你兴奋的仰天射击的时候,却发现这把枪是一把仿真水枪...随之而来的,就是焦虑、恐惧、甚至乎绝望,你的精神世界面临着坍塌的可能性,孩子同样如此。照这样的说法,很多孩子应该会成为疯子,但为什么却没有这种崩溃的状况呢?这就与分离焦虑对于孩子的意义有关。分离焦虑对孩子、父母的意义因为分离焦虑会让孩子产生哭闹的行为,父母们会有一种错觉,认为分离焦虑就是一个只有负面意义的情绪或者病症,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当孩子察觉到与母亲分离时哭是极其正常的表现,有些妈妈会觉得自己一走宝宝就哭是宝宝安全感 不足,分离焦虑太严重,反之如果宝宝不哭就是安全感充足的表现。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理解方式,妈妈一走宝宝就哭,并不一定是安全感不足所致,一个安全感再充足的成人被人扔到荒山野岭同样会有分离焦虑的情况,只是不同的人调整过来的速度不同。如果父母一再坚持这一简单粗暴地理解,那么最终只会对孩子造成误伤。对于幼儿而言,判断的标准并非哭与不哭,而是母婴依恋关系。母婴依恋双向关系形成了四种不同的类型: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混乱型。四种类型区别就在于妈妈离开和回来时,他们会不会真诚且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想念,哭闹也好,撒娇也罢,都是好的。宝宝有“分离焦虑”,在和妈妈分离时哭闹,正是因为宝宝认为妈妈是最可靠的、值得信赖的人,妈妈向宝宝提供了强大的安全感和舒适感,这是母婴依恋关系健康的表现。真正需要担心的是那些对妈妈的离开毫不在意的回避型宝宝,不能正面表达自己情绪的拒绝型宝宝和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矛盾型宝宝。再次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一个幼儿面对与自己的母亲分离都不会焦虑,那么其必然是因为孩子没把内在安全岛建立在母亲身上。总而言之,分离焦虑是每一个孩子必经的心理成长阶段,是幼儿心理健康的一种体现;对于准备入园的孩子而言,则是一种心理发育滞后甚至是停滞的检验标准。如何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分离焦虑?即便分离焦虑是每一个健康孩子必然会经历的心理发展路线,但横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如果一个人在某个心理发展阶段时,心理需求不被满足或者是被过度满足,就会造成心理固结导致心理发育停滞。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能采取怎么样的方式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呢?1、帮助宝宝认识“客体永存性”所谓“客体永存性”前文我们已经描述,就是看不见不一定不存在,对于细分到幼儿与妈妈身心分离的情况而言,就是看不到妈妈不等于妈妈消失了。对于7、8个月龄的孩子而言,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不是语言,而是表情与动作,因此和他们讲道理是没用的,但做游戏可以--“躲猫猫”、“做鬼脸”1)妈妈把自己的脸挡住,或者先找个地方躲起来几秒钟;2)做个夸张的表情再出现,观察宝宝的表情;3)告诉宝宝:宝宝暂时看不见妈妈,并不是妈妈不在了。当然,在日常生活中妈妈经常会遇到不得不和宝宝短暂分离的情况,例如上厕所,又例如离开房间去门口取快递...每次离开的时间拉长一点,在短暂的分别中让宝宝意识到:东西不见了还可以找到,妈妈离开了还可以再回来。2、正式且愉快地道别,并明确回家的时间有的母亲为了避免分离时孩子哭闹,会选择趁孩子不注意偷偷溜走,但这是最伤害宝宝的行为。对宝宝来说,不知道妈妈去了哪里,什么时候回来,是让他们最着急的事情。正确的做法是,每次分离时用愉悦的情绪和宝宝解释清楚妈妈去哪里了,什么时候回来,即便语言他可能听不懂,但是这个动作做多了,孩子就能逐渐理解:妈妈做这个动作(说这句话时)就是要暂时离开,而且一定会回来。即便孩子可能大哭,但切记信号一发(例如“byebye”),就果断离开,与孩子而言这个信号既是表达不舍,也是承诺。如果你的工作或者回家的时间的不可确定性非常大,那么请选择你最有把握的时间,提前回来对孩子是一种惊喜,但如果你总是违背承诺,到了下次分离时,孩子的焦虑就会更加严重。回家以后也需要第一时间带着愉快的情绪给孩子一个大大地拥抱,告诉孩子妈妈回来了,这同样是在强化“妈妈一定会回来”这个认知。3、给宝宝高质量的陪伴当与孩子相处时,尽可能地多和宝宝进行互动,这会让宝宝明白,即便妈妈经常会“消失不见”,但妈妈永远是爱他的,即帮助孩子理解“分离不一定代表不爱”。4、提升其他看护人的陪护质量在一些保育园的宝宝可能也就刚入园的一两天在和妈妈分开时会哭一哭,之后大部分是在保育园玩得不愿意回家。为什么呢?因为保育园有很多一起玩耍的小伙伴,还有老师带着做有趣的游戏、运动,生活非常又充实、有乐趣,宝宝不会觉得无聊。但很多家庭的情况是,妈妈离开之后,宝宝交给老人或者保姆带,他们不太懂怎么和宝宝进行互动,只负责宝宝的吃喝拉撒,宝宝精神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自然就不愿意和妈妈分开。提升其他看护人的陪护质量,让宝宝觉得,妈妈离开后,和奶奶/阿姨在一起也能很快乐,可以有效减少宝宝的分离焦虑。寄语:不要担心孩子会永远粘着你,事实上孩子比你更渴望独立,宝宝和妈妈建立了安全的依恋关系,宝宝的独立宣言就会猝不及防的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