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议2岁以下儿童看各种屏幕
现在我国的小学生及幼儿园的近视发生率是50%,中学生的近视率是70%,高中生中已经接近20%的人属于高度近视了,因此整体近视的水平是很高了,通常预防及干预最好的阶段是8岁以前,在生活中家长要尽量去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可以试试以下的几种方法:1、 多进行有效陪伴有些大人希望孩子安静下来,会直接把电子产品给孩子。让孩子玩手机、看电视,这样孩子就会变得很安静。当孩子感受到和父母在一起更加有意义的时候,就不会沉迷于手机游戏了。陪伴和陪着,是有本质性区别的。有些父母虽然是在家里但是陪孩子的时候却是心不在焉的,边看手机边陪孩子,对孩子说“你玩你的,妈妈/爸爸陪着你”。但是这样的陪伴,却并不是孩子需要的。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都是大人不经意之间的看护方式造成的。忽略了孩子真正的需要是什么,或者是不理解孩子到底需要是什么。因此当孩子发生不当行为的时候,比起批评与责骂孩子,大人要先进行自我反思。2、寻找代替电子产品的活动家长对于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限制,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多参加其他的活动,比如让他们邀请朋友来家里参加派对,或者鼓励他们去运动,亦或是尝试新的兴趣爱好。3、. 控制熄灯时间研究表明,电子产品会对睡眠造成不良影响。对于青少年而言,在睡前使用社交网站、做作业,或者玩电脑游戏都会对大脑造成刺激,并造成入睡困难。此外,蓝光的刺激也会影响生物钟,并抑制褪黑素的产生,而这些对于睡眠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应在入睡前的一小时打造一个零电子产品的时段,让孩子关掉手机,并鼓励他们阅读或听音乐。4、父母以身作则我们经常说“父母的行为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可又有多少家长真的记住了这句话呐?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手机不离手,对于孩子的需求不管不问,那么孩子就会依赖其他的物品来满足自己的要求。因此在孩子面前,父母看手机的行为也是孩子模仿的最重要的一方面。学龄前的孩子都是在无意识的模仿中成长起来的,并且孩子没有鉴别能力,你的言谈举止,孩子看到了之后都会照单全收,储存在自己的大脑里。所以我们也经常说孩子是家庭的代言人,因为我们的言谈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当孩子看到父母在游戏面前如痴如狂的时候,孩子也会觉得不公平“为什么你能玩我不能玩?”因此,父母要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制定的规则不能光限制孩子,我们自身也要以身作则。在生活当中和孩子找到共同的爱好,参加有意义的户外活动,也有利于增加亲子关系。和孩子们一起行动,不被电子产品所“奴役”,拒做低头族,更好地拥抱生活吧。